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药品监管新政策的试点、实施,原料药行业进入变革期。下面进行医药原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原料行业分析表示,近年来,在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经营原料药出口的企业数量却逐年增加,2017年已突破1.1万家,5年时间增加了19%。
这表明,关注原料药国际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有些是生产企业绕过贸易商直接出口,有些是原本只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国外,还有些则是本不经营原料药业务的贸易商进入该领域。
近几年政策红利使仿制药市场规模扩大,对于新型特色原料药的需求也随之迅速扩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特色原料药的国际生产转移进程,特色原料药在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也较快增加。在此过程中,国内部分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逐步进行产品管线升级,在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领域重要性逐渐凸显。
此外,在当前环保收紧背景下,我国化学原料药产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347.80万吨后下滑明显,2018年全国原料药产量282.30万吨,同比减少18.83%,2019年全国原料药产量252.30万吨,同比减少10.63%。
全球范围内的专利药到期和我国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会促使原料药行业繁荣发展。数据显示,2020—2024年合计将有近1600亿美元专利药到期;而仿制药价格低廉,相应药物的消费者使用量将大幅增加,因此据预测这些到期专利药的市场份额约有46%会被仿制药占领。
目前全球范围内仿制药市场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其中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比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带量采购前国内化药制剂市场对应的原料药多为全球化采购,政策推行后预计国内原料药将实现大幅度进口替代。上述国际和国内的趋势对于特色原料药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格局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以上便是医药原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