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 内容详情
液晶市场规模
 液晶 2018-04-11 13:34:34

  某些物质在熔融状态或被溶剂溶解之后,尽管失去固态物质的刚性,却获得了液体的易流动性,并保留着部分晶态物质分子的各向异性有序排列,形成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的部分性质的中间态,这种由固态向液态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取向有序流体称为液晶。下面进行液晶市场规模分析。

  液晶可分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热致液晶是指由单一化合物或由少数化合物的均匀混合物形成的液晶。通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显现液晶相的物质。典型的长棒形热致液晶的分子量一般在200~500g/mol左右。溶致液晶:是一种包含溶剂化合物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形成的液晶。是在溶液中溶质分子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出现液晶相。它的溶剂主要是水或其它极性分子液剂。

  通过对液晶市场规模分析,我国液晶材料发展起步较晚,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之间仍存一定差距。国内液晶材料企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国内液晶材料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中高端市场。目前, 国际上主要有德国默克(Merck)公司、日本智索(Chisso/JNC)公司、大日本油墨(DIC)和日本ADK 公司四家液晶材料公司,主要生产TFT、STN、中高档 TN 等中高档液晶材料产品。

  由于TFT液晶材料的高技术壁垒,导致中高端液晶材料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垄断状态。根据《中国平板显示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TFT 液晶市场处于垄断状态,默克、智索和DIC 市场份额分别为50%、40%和6%。根据数据,2015年 TFT 国产化率尚不足15%,未来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对液晶市场规模分析,就LED下游市场来看,2017年中国LED下游应用产值规模达到5310亿元,同比增长22%;LED照明市场规模占比持续小幅提升,达到66.7%;LED显示屏受益于LED小间距显示屏的爆发式增长,产值规模占比提升至9.4%;LED背光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市场占比下降到8.3%。

  在整体LED下游运用市场里面,照明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市场,现在中国的LED照明已经占到了全球的55%,2017年中国LED照明产值规模达到2969亿元,同比增长21%,全球占比达到55%;并且国际巨头剥离通用照明业务,中国产值规模将持续提高,2020年全球占比有望达到61%。

  2018-2023年LCD液晶屏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示,2017年中国LED行业总体规模6368亿元,同比增长21%,上游芯片高速增长,中游封装平稳发展,下游应用维持快速增长态势。GGII预计,2018-2020年中国LED产业产值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18%左右,2020年中国LED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

  关于LCD产业前景,目前市场争论较多的是OLED在未来是否会替代LCD。与传统的TFT-LCD相比,OLED结构简单,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且响应速度快、视角好,OLED 普遍被认为将成为TFT-LCD 的终结者。但是OLED强度低,寿命短,特别是大尺寸良品率低;OLED的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同时OLED产业链不足,所以目前仍是液晶材料主导市场。以上便是液晶市场规模的所有分析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液晶相关研究报告
液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