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 内容详情
眼镜行业产业布局
 眼镜 2019-09-29 13:57:56

  近视低龄化、近视人口的增加,我国庞大眼镜市场且增长潜力巨大,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750亿元,其中占市场较大份额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占市场较小份额的小型龙头企业较多,以下是眼镜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眼镜行业产业布局

  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高近视率的刚性需求,我国眼镜零售市场也稳步增长。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多副眼镜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佩戴需求,选择超轻新材质的镜架,抗辐射、抗疲劳等多功能的镜片,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增强了对老花镜的需求,这些都刺激了眼镜零售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眼镜行业分析数据显示,我国眼镜零售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208.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30.24亿元,2018年眼镜零售市场规模约为750亿元,过去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94%。

  我国眼镜成镜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75.67%;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22.58%。眼镜行业产业布局指出,众多中小型生产企业及其配套厂家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经形成以广东东莞、深圳,福建厦门,浙江温州和江苏丹阳等为主要生产基地的产业格局。

  我国的眼镜行业是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的行业,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北京是眼镜行业的6大产区,占据了全国产量的80%以上,而眼镜行业的几大产业集群也集中在这6大产区。

  例如浙江温州市和江苏省丹阳市分别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称号,而浙江省玉环县和福建省厦门市分别被授予“眼镜零配件生产基地”和“太阳镜生产基地”称号。以上这些产业集群的产能占据了全国的绝大部分,如江苏丹阳是眼镜片的生产基地,占全国眼镜片产量的70%;浙江玉环县占眼镜零配件产量的50%;浙江温州是眼镜出口的基地,其90%的产品出口。

  目前,我国眼镜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有一定规模的验光配镜店超过2万家,并已形成广东东莞、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江苏丹阳、上海、北京等主要生产基地。眼镜行业产业布局指出,眼镜的材质、品种、款式日益多元化,能够生产纯钛、钛合金、记忆金属等眼镜架、角膜接触镜、CR-39光学树脂镜片、镀膜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眼镜产品,并出现江苏“万新”、浙江“海豚”等知名品牌。

  据保守估计,我国约有3亿人配戴眼镜(矫正屈光镜),按每3年更新一付来计算,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就达1亿付,如果加上太阳镜,市场需求量就更为可观。除了实用功能,眼镜还被赋予装饰功能,眼镜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高档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这进一步催生了中国眼镜市场的商机。

  总的来说,我国眼镜产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诸多弱点,譬如:产品结构不合理,以中低档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不足;装备和工艺水准较低,设计和原创能力薄弱,虽然塑造了一批国内品牌,但尚无国际品牌。因此,我国要从眼镜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上便是眼镜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眼镜相关研究报告
眼镜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