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我国血制品行业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速,到2020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00亿元以上。血液制品因在某些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医疗急救等方面有着其它药品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市场空间巨大。以下对血液制剂行业环境分析。
血液制剂行业环境分析,从签批数量上来看,人血白蛋白常年保持国产进口占比四六开局面,变化不大。近两年国外三强CSL、Grifols以及Baxter市场占有率约为50%。血液制剂行业分析指出,而国内企业以泰邦生物、华兰生物及天坛生物为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约在15%左右。在血液制品种人血白蛋白尚未有企业可以达到垄断局面,该市场较为开放。
随着两票制推行压力的适应和山东疫苗事件带来的渠道冲击逐渐被消化,渠道变化对血制品行业造成的暂时影响将逐步恢复。从长期来看,由于血制品行业当前利润水平依然相对丰厚(且现金流情况仍然很好),各大血制品企业并没有放缓浆源拓展和单产提升的理由,为了巩固各自行业地位,扩大收入利润规模,血制品企业将进一步提升采浆量,未来血浆供应仍在快速上升通道中。现从三大趋势来分析血液制剂行业环境。
其一,龙头企业受益血浆建设政策。血液制剂行业环境分析,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投浆量要达到8000吨的时候,产品才能够满足国内患者的基本需求。因此,采浆站数量已经成为影响血制品供应的最大瓶颈。若大量新建采浆站的规划能够顺利推行,技术能力强的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特别是具备资质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其二,行业不断集中。血液制剂行业环境分析,相比较于国外,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还是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血液制品市场的发展。虽然与国外比较,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较为分散,但是集中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其三,血浆成本提高,血液制品价格预期上调。血液制剂行业环境分析,目前经过整顿后,国内投浆量已由低谷开始慢慢回升,龙头企业也开始纷纷设立新的浆站。但是由于新浆站设立后需要经过几年的培育才能达到设计的投浆量,未来2-3年内,国内的投浆量仍会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血液制品也仍会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在未来血液制品仍存在涨价的预期。
血液制剂行业环境分析,血液制品生产的主要成本来自原料和研发,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血液中有150余种蛋白及因子,国外技术较好的公司能分离提取出22~24种,我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在血浆综合利用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上述各企业在企业年报中也均提及,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拓展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