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稀土新材料的消费量在3.8万t,占总量的55%,到2018年,已经实现了9.2万t,占稀土消费总量的67%。稀土材料在我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优势,我们具有丰富的稀土材料原料,由于过去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使得这些材料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以下对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
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稀土行业产业链总产值超700亿元。2007~2016年我国稀土行业总产值从287.6亿元增长至753.5亿元,其中,2011年工业产值为852.4亿元,同比增加127.0%,主要源于2011年以来(“十二五”首年)我国稀土行业市场和政策方面出现重大变化,主要稀土品种如氧化镨钕的价格在2011年出现较大涨幅。稀土新材料行业分析指出,之后稀土价格回调较大,行业总产值有所下降,预计随着近期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扬,稀土产业总产值将受益于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消费量增长,未来有望增加。
稀土产业链总产值超700亿元(亿元)
稀土产业在过去的两年中经历了产能过剩、价格低迷、企业困难的阶段,但是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及的“稀土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市场机会增多,特别是下游新材料的需求将会拉动“钕铁硼永磁”“环保催化技术”“节能伺服电机”等下游高端运作市场,未来五年中国稀土新材料整体市场乐观看好,存在巨大的投资空间。现从五大现存问题来分析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
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目前,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依然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稀土开采、选冶、分离存在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稀土新材料及元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稀土作为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差,内部恶性竞争较为明显。
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一段时期以来,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
受国内、国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海关将稀土列为重点打私项目.但稀土产品的出口走私现象仍然存在。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稀土新材料行业现状分析,稀土材料在我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优势,我们具有丰富的稀土材料原料,由于过去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使得这些材料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而如今,这些材料被制成稀土材料被世人广泛的认识。为了增强我国材料的市场竞争力,应该重点研究稀土材料的发展前景,将稀土材料的生产变成产业化链,这样可以使得稀土材料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度加强。对促进我国稀土材料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