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 内容详情
心脏支架暴利和滥用引关注 治理上市场逻辑更有效
 心脏支架 2015-12-02 14:58:34

  中国是心脏介入手术的大市场,且增速惊人。当冠心病发病率提升,人们对心脏支架的关注度加强,心脏支架存巨大利润,我国一年约使用68万个,被指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

心脏支架暴利和滥用引关注 治理上市场逻辑更有效

  近日,心脏支架的暴利和滥用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据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数量仅为2万例,到2011年达40.8万例,增长了20 倍。而一个支架出厂价几千,用在患者身上就高达几万。心脏支架这个“救命神器”究竟有没有“过度使用”?这已不仅仅属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切了。作为最近 20年来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一个小小的金属支架,已聚集了众多社会疑问、传言乃至强烈质疑。更多最新心脏支架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网站撰写的《2015-2020年心脏支架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心脏支架黑幕坊间已流传多年,经媒体几次三番调查,暴利和滥用已完全证实。可以说,心脏支架是医疗领域的一个缩影,主流意见始终认为,应加强规范和监管。这没错,但总给人一种老调重弹、绕进去走不出来的感觉。医疗领域针对医药乱象出台过多轮限价、无数规范,但人们仍感看病“烫手”价格昂贵。心脏支架的暴利和滥用,10年前就已有苗头,现在变成众矢之的,规范和监管不可谓没有责任。问题是,这些年来监管越来越严,规范也越来越多,但暴利和滥用等问题却未见减少,甚至有增无减。这说明规范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对待心脏支架的暴利和滥用问题,还需要新思路。

  暴利和滥用在医疗领域具有普遍性,暴利促进滥用,滥用又助长暴利。有人曾感叹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的人口增加不到一倍,医疗设施、病床、看病的费用却增加了几十上百倍。这说明,医疗领域“泡沫”巨大。当医疗以牟利为导向时,商业逻辑会不自觉地恫吓患者,劝说他们使用不该用的、价格昂贵的药品和心脏支架之类医疗用品。除去环境问题导致疾病增加外,医疗设施增长速度快过人口增长速度多少倍,其中的泡沫就有多少,这些泡沫都是以牺牲大众健康、侵蚀大众财产为代价的。医疗机构要挤掉泡沫,就需要给商业化去势,回归治病救人天职,不要再做药品器械的推销员,因为那些逐利冲动,会不可避免地将整个医疗系统带向为了赚钱而漠视、牺牲民众健康的深渊。

  在制度规范外,对付医疗领域的暴利,市场逻辑更有效。事实证明,充分竞争是解决暴利最好的办法。现在网上购物便捷又便宜,因为电子商务能实现商品信息的最大限度的公开,很难有人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而牟取暴利。现实中,心脏支架一旦进入某家医院,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封闭系统,系统中没有真正的竞争,患者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这造成了患者使用的各种医药用品全被医院“垄断”的局面。这才是暴利的根源,也是医疗领域腐败的根源。如果能打破这一垄断,患者可自行从市场上选择医疗用品,暴利会很难生存。所以,解决各种医疗乱象,必须严格实行医院与药品、器械分家———医院凭技术赚良心钱,药品、器械则交给市场,通过充分竞争,让患者享受到优质便宜的医疗服务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心脏支架相关研究报告
心脏支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