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行业最初从美国起源,后由日本加以发展,随后韩国和中国台湾相继崛起超越。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TN-LCD生产基地和主要的STN-LCD生产基地,以下是显示屏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是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根据显示屏行业分析指出,2019年我国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13万亿元。在硬件产品制造方面,我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分别达到19.2亿部、3.1亿台和1.7亿台,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已为全球第一,我国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显示屏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我国显示器行业出口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受全球电子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2019年,我国显示器行业出口数量2993万台,同比下降10.98%,出口金额2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85%。2018年,我国显示器行业出口数量仅为1950万台,进一步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我国显示器的出口金额和出口单价也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
2019年,我国液晶显示器的出口金额为2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85%,而出口均价仅为71.17美元/台。2018年我国显示器的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仍在持续下跌之中。包括公共展示、汽车和工业显示器等其他应用的需求,按照面板面积和数量统计,增长率分别为17.5%和28.6%。暂不考虑医疗、工控等新兴应用领域,2019年和2020年全球LCD需求面积预计将分别达到2.165、2.275亿平方米。
目前,我国显示器产业发展较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国产化都不断提高,但是面板的自给率仍然偏低,自给率仅为30%,产品对外依赖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显示器行业的长远发展。
1、超低功耗驱动技术
降低功耗始终是各个厂商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移动设备而言,在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作为耗电量最高的部件,屏幕的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移动设备的待机时间。显示屏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除了从面板开口率、TFT材质等方面之外,面板厂则也将会从驱动电路方面入手来进一步降低液晶屏幕的耗电量。
2、更高的刷新率
由于显示技术天生的“顽疾”,液晶分子在发生偏转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响应时间”,因此在表现动态画面时都会出现模糊、不清晰的情况。尤其是在平板电视领域,消费者关注的就是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因此在分子响应速度无法继续提升的情况下,各大厂商就只能通过刷新率来入手,而通过对面板驱动电路部分的更新则是最为有效的。
总的来说,我国国内显示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多数企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的生产,高端产品集中在龙头企业中。国内显示器品牌代表有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龙腾、维信诺和中电熊猫,国内品牌在各自的领域竞争力正在不断强化之中,以上便是显示屏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