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等优点。在现如今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显示屏行业高速发展,产能达到6952万平方米,自给率约为30%,渗透率超过50%,以下是显示屏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显示屏通常也称为LCD显示器,是基于液晶电光效应的显示器件。显示屏行业分析指出,中国的LCD产业从七十年代末至今,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经历几次大的投资浪潮之后,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TN-LCD生产基地和主要的STN-LCD生产基地。
中国大陆地区目前有多条已经量产的高世代线,从面积上来看,2011年中国大陆高世代线占全球总产能的仅1%左右,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到2016年已经上升至32%,仅落后韩国排在全球第二。显示屏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在电视大尺寸化的趋势下,中国拥有多条建成与建设中的高世代线,面板产业向大陆转移成为必然。
三星、LGD等关闭LCD产线或转产OLED。随着OLED的兴起和LCD的价格下降,韩国和日本的多家公司都开始关闭LCD产线,或者转产OLED。自2017年以来,LGD已经关闭了三条LCD生产线,并且放弃了一条新生产线计划。该公司目前在韩国还剩两家LCD工厂,在中国有一家。目前LCD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大陆和台湾。
2018年,我国大陆显示屏产能约4948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8.0%;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大陆显示屏产能达到69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率已下降至8.1%。虽然未来数年后续产能陆续释放,不过行业内落后产能淘汰也在稳步推进,2018年我国显示屏产能为7220万平方米。
2019年,受全球电子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我国显示屏行业出口数量2993万台,同比下降10.98%,出口金额2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85%。显示屏行业发展现状指出,除了受累于全球电子产业的缓慢发展。我国显示屏出口优势渐失,还与我国显示屏出口仍然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难以应对市场竞争有关。
在显示屏件中,LCD是近年来的主流应用,以智能手机为例,2018年LCD手机面板出货占比达到了76%。但是,与LCD模组相比,OLED具备色彩饱和度更高、更轻薄、可视角度更大、可柔性弯曲、能耗较低等优势,出货占比逐渐提升,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器件。
在行业市场表现中,基于市场上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的表现,已有多家厂商开始在中小尺寸产品上发力,积极开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在液晶电视销量逐渐放缓的趋势下,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的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产品前景较好。
目前,我国新建生产线主要集中在TFT-LCD产品,且投资的都是高世代生产线,过去落后的产能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同时,基于目前市场上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的表现,已有多家厂商开始在中小尺寸产品上发力,积极开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显示屏生产基地,本土厂商技术依旧薄弱,特别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常年从韩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液晶显示屏。在新技术发展上,与日韩以及中国台湾企业技术差距还比较大,整体上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以上便是显示屏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