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我国显示屏产品数量一直在大幅增长,灰度等级、信号处理和刷新率等技术指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显示屏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
一般而言,显示屏根据发光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的原理是有背光源的LCD/LED屏;另一类是自己发光的OLED屏,而OLED又可分为AMOLED和PMOLED。显示屏行业分析指出,两大类产品在技术支撑和应用领域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我国,显示屏行业的发展不过二十多年,但是发展的速度之快之惊人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国际地位,产品的出口都在多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显示屏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显示屏应用行业在大陆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产品也随着国内市场发展的形式而不断增加。
截止2018年,我国显示屏市场规模达到736亿元,同比增长5.2%。从产业链来看,显示器的上游涉及光学、化工、高分子材料及半导体等各个领域,下游则广泛应用于医疗、家电、通讯及仪器仪表等领域,如智能手机、液晶电视、家用电器和车载显示等。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内的消费水平已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显示屏应用产品开始陆续走出了国门。也正是以下这些原因,带动了国内显示屏不少产品的出口贸易。所以显示屏出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降低功耗始终是各个厂商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移动设备而言,在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作为耗电量最高的部件,液晶屏幕的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移动设备的待机时间。显示屏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除了从液晶面板开口率、TFT材质等方面之外,液晶面板厂则也将会从驱动电路方面入手来进一步降低液晶屏幕的耗电量。
由于液晶显示技术天生的“顽疾”,液晶分子在发生偏转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响应时间”,因此在表现动态画面时都会出现模糊、不清晰的情况。尤其是在平板电视领域,消费者关注的就是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因此在液晶分子响应速度无法继续提升的情况下,各大厂商就只能通过刷新率来入手,而通过对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部分的更新则是最为有效的。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大陆高世代线的相继投产,使得面板产能、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产业竞争力逐渐增强。美国和日本以及德国主要致力于行业上游原材料,而韩国、台湾和大陆则主要在行业中游面板制造环节谋求发展。如今的面板产业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三分天下,中国大陆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一,以上便是显示屏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