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煤炭去产能超过2.9 亿吨,超额完成退出 2.5 亿吨年度目标。2017年完成与 2.5 亿吨,超过年初 1.5 亿吨的计划目标,两年累计完成 5.4 亿吨。下面进行无烟煤行业市场分析。
去除产能可贡献产能臵换指标,用于新建产能的投产或者现有矿井的产能扩张,但目前可投产的新建产能较少,现有矿井的产能扩张往往也是超产产能的合法化,对产量的绝对增量贡献有限。即便从当前时点开始新建产能, 5 年左右的建设周期也保证产量不会快速释放。在供给增量有限的背景下煤炭行业可保持一定的景气度。
下游需求稳中有升, 煤价中枢继续抬升。 供给收缩带来市场出清的同时, 下游需求保持稳中有升, 煤炭价格也实现恢复性上涨。 而进口煤价格优势流失,进口量难以大增,叠加社会库存处于历史地位,对供需波动的缓冲作用减弱,煤炭价格易涨难跌, 2018 年价格中枢有望将继续向上抬升。
2017 年全国无烟煤产量 3.3 亿吨,仅占原煤产量的 10%,且受资源禀赋限制, 从 2012 年开始,无烟煤产量连续下降,具备较高的稀缺性。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 4740 亿吨, 主要分布在山西和贵州两省,其次是河南、四川省。 目前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和阳泉煤业集团。
山西、河南、湖南、贵州占据 67%的市场份额,资源赋存条件好、规模大的企业基本都地处山西,而且以晋煤、阳煤、兰花为主的大型集团(产量占比超过 20%)主导山西无烟煤市场。虽然贵州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但是其地质条件复杂,产量仅居第四位而且短期内并无明显的增长迹象。
在供需两端的双重压力下, 2017 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规模“气荒” 现象,并蔓延至长江中下游省市。 2017 年 11 月,河北首次发布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省内开始限气停气,农村、医院、学校等纷纷出现无气可用的现象。北京、陕西、山东、河南等其他北部地区出现气荒,武汉、安徽等南部地区也受到小规模的影响。
受“气荒” 影响,气头煤化工被迫停产,利好传统煤化工。 在民用由于近年来“气代煤”兴起, 而我国由于天然的“富煤少气” 禀赋原因,尤其在四季度天然气消费旺季容易出现“气荒”,许多气头化工因为缺气或不能获得稳定气源而减产或停产,利好传统煤化工。目前全国煤头尿素产能占比约 78%, 在首先保障居民生活的背景下, 煤化工有望扩大市场份额。以上便是无烟煤行业市场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