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因其产销规模最大,是内燃机的主要应用市场,也是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下游市场。以全球市场为例,2018年全球汽车用内燃机占整个内燃机市场的比例为81.56%,以下是涡轮增压器行业现状分析。
2009至2016年,全球车用涡轮增压器销量从1700万台增长至380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12.18%;同期全球汽车产量从6179.19万辆增长至9497.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6.33%。随着中国、北美、日本等主要汽车市场涡轮增压器配置率的进一步提高,预计全球车用涡轮增压器销量将从2016年的3800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5200万台,五年累计销量2.32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6.47%,是同期全球汽车产量增速的3倍。
2016年,我国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约为7.66升/百公里,与2020年的目标值5.0升/百公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涡轮增压器行业分析指出,目前汽车企业所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整车轻量化、高效内燃机、涡轮增压技术和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电子控制技术等,其中涡轮增压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更经济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2017年,我国涡轮增压器配置率约为33%,相较于欧洲、印度、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应用水平明显偏低。涡轮增压器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随着我国日益重视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国内涡轮增压器市场空间较大,配置率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涡轮增压主要作用为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涡轮增压技术可提高汽油发动机近20%的燃油效率、提高柴油发动机近40%的燃油效率。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强力推动,未来涡轮增压器在中国新销售车辆中的配置率将继续提高,从而促进国内涡轮增压器市场进一步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为降低生产成本,国际涡轮增压器制造商采取全球化生产战略,在欧洲、亚太、北美等地区设立生产基地。目前,霍尼韦尔、博格华纳、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等制造商均已在我国建立独资或合资公司,如:霍尼韦尔汽车零部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上海菱重增压器有限公司、无锡石播增压器有限公司等。涡轮增压器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凭借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优势,上述国际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在国内车用涡轮增压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基本垄断乘用车及高端商用车涡轮增压器市场。
与国际巨头相比,我国民族涡轮增压器生产企业在产能规模、研发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异。部分领先民族企业如宁波丰沃、湖南天雁、康跃科技、潍坊富源、宁波威孚等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车用涡轮增压器和非车用涡轮增压器市场上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但现阶段仍无法打破国际巨头对高端涡轮增压器市场的垄断。未来,国际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在国内市场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全球涡轮增压器市场已经形成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年产量排名前五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霍尼韦尔、博格华纳、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以及博世马勒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明显。其中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出货量占据全球约28%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大涡轮增压器制造商,以上便是涡轮增压器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