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目前,多样化需求促使袜业市场中高档棉袜生产商和零售商纷纷在中国设立高端棉袜专柜,线下零售商出现精品店、集成店等模式,从而提高了袜子的消费档次。以下为小编进行的袜子市场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袜子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大的产量规模。通过科技创新、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等方式,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生产成本上,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且具备完整的产业链,虽然近年来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但综合生产成本仍低于日本、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袜子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袜子生产制造中心。过去15年里,中国的袜子消费规模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1-2010年、2010-2015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41%、10.20%。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日本、美国、欧洲袜子消费复合增速将分别为0.7%、-0.5%、3%、0.4%。
但是相比于纺织服装品中的其他行业来说,中国袜子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有港台企业在广东生产袜子并在中国国内市场进行销售。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欧美、日本等地区的袜子制造业向中国加速转移,到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涌现出众多袜子生产企业,并通过引进世界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规模不断得到扩大,产品的质量也大幅提高,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各类袜子出口量达到134.55亿双,出口额达到61.46亿美元。
在出口市场上,中国袜子企业以其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以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快鹿织造有限公司、烟台厚木华润袜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占据高端产品市场,以其优良的产品质量在日本市场深受欢迎;以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元袜业有限公司、海宁亚润袜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众多企业,以其优异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产品价格在欧美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经过对袜子市场分析,袜子外需增长乏力,国内制袜行业极度分散,高端产品制造竞争压力小于低档产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袜子织物出口金额为59.0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21%。考虑到TPP协议的影响,中国制袜企业的成本优势可能丧失,出口短期难以复苏。
我国人口众多,棉袜消耗量较大,加上近十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购买力不断增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速度为10.56%,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为1,823.39元,其在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中的占比为10.94%。另一方面,相比国外,我国棉袜产品的消耗水平较低。据了解,美国人均消耗棉袜是我国的6倍,欧洲是我国的3-4倍。因此,经过对袜子市场分析,预计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和消费习惯的形成,我国棉袜的消费周期将会缩短,同时消费量将大幅提升,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