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内容详情
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
 土地 2018-02-09 14:44:2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作为农民生存的根本,土地承包权正在发生着变化。土地是农民进行劳动和生产的重要载体,因此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调整农业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必须要加快实施征地制度的改革,将各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发展。以下对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

  2018-2023年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农村经过了多次土地革命,我国为实现农民更好的生活,不断的对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物力财力的支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倡导建设新农村,带领农民奔小康。现从三大问题来分析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

  面积不准:二轮延包时,绝大部分地方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按农户原有的承包土地保持不变,承包期再延长30年。由于第一轮承包经营权是按当时完粮纳税面积进行确权的,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延续了这一原则。实际上,农村耕地面积远大于确权面积。一是第二轮土地承包确权时,仅仅对水田、水浇地及部分旱田进行了确权,而大量的旱田、四荒地、水面等均未确权。二是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按照土地质量差异、土地效益与税负均等原则,将质量较差的土地面积进行打折分配登记,造成实际面积与折后登记的土地面积不符,甚至是折后登记面积的2倍以上。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表明,因此现在农村实际耕地面积普遍高于二轮承包确权面积,而实际耕地面积至今没有任何部门或单位能够提供权威的准确数据。

  权属不实。二轮承包确权前后,部分农村人口通过上大学、进城经商、考取公职等方式转移到城镇,虽然已是非农村户口的身份,但由于承包的延续性,很多人仍然具有承包经营权证户主的身份。而农村部分土地经过多次私下流转、建设用地占用农田、婚丧嫁娶以及分户重组等变化,人口变动而土地未动,加上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更新信息,导致实际土地承包经营状况与二轮承包确权发证不相吻合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二轮承包确权土地经营者、承包土地经营权证、承包土地经营权证户主、惠农补贴申领人不相符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名义所有者不在农村种田,在农村种田的人不是土地经营权的所有者。

  管理混乱。由于二轮承包确权时审核不严,许多不符合承包资格的人员获取经营权证。有的早已是城市户口身份的儿孙到农村去继承父祖辈承包土地,而农村家庭人口添丁、分户需要分配土地的却得不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有的根本就无承包共有权的亲戚获取亲戚弃田、撂荒田经营权证;甚至有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利用职权将弃田、撂荒田、村组集体机动地据为己有,或者将经营权证办在自己亲属名下;有人在未确权的田地上种植;有人开垦荒地进行种植;有人未与土地承包人签订流转协议就在他人承包田及撂荒田上种植粮食等农产品等,这些现象让本就复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问题更加混乱,矛盾纠纷不断。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无论什么时期,土地制度的调整都会对整个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既是我国农村现阶段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关键,又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加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础环节。沿着《决定》所阐的原则和道路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最终让农民拥有土地的产权,让整个社会不再被割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科学成果。

热门推荐

土地相关研究报告
土地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