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 内容详情
2016年我国铁合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铁合金 2016-04-20 17:05:29

  据我国铁合金行业发展分析,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铁合金工业迅猛发展。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目前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60%,行业运行极其困难。绝大部分铁合金企业生产亏、停产也亏,处于开停两难的局面。现对2016年我国铁合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在铁合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西部不少省份仍将铁合金业当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使得铁合金项目在西部轮番破土动工,铁合金产能以100万吨~300万吨/年的规模迅猛增长。这不仅将给环境、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也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投资的巨大损失。

  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2年以前,由于铁合金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长期低迷,行业整体效益不高,但铁合金产业总体发展平稳。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速通道,钢铁工业、加工铸造业、金属镁等产业高速发展,铁合金市场快速回暖。受利益驱动,社会资本快速向铁合金行业集聚,铁合金生产规模和总产能以年均17%的速度扩张。时至今日,铁合金企业总户数达到2000家左右,总产能将近5000万吨。其中,产能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02户,合计产能在2000万吨以上,约占总产能的40%(产能在20万~40万吨的企业有28户,40万吨以上的有8户,70万吨以上的有3户,100万吨以上的有1户)。

  目前,铁合金行业整体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生产主体电炉由原来的以3600千伏安~6300千伏安为主,提高到以6300千伏安~25000千伏安电炉为主,形成了一批25000千伏安~33000千伏安的大电炉,出现了45000千伏安以上的更大型电炉。同时,大部分企业推广应用了低压补偿、变频调速、烟气净化除尘、不锈钢隔磁新材料等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及预还原和预处理等精料入炉、热装热兑等新工艺、新技术,不少企业也开始运用余压余热发电技术。

  从2009年至今,随着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铁合金产业进行着更大规模的转移、调整和升级。这次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都不同,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向着具有更大产业优势的地域转移。如向着能够生产兰炭和电力的煤炭资源优势地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地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优势地区,以及原材料集散地、市场集聚地等地区转移。

  二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汇集国有资本、上市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围绕铁合金产业进行的多领域、跨行业、多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的调整、转移和升级,涉及到煤炭采掘、电力、金属镁、煤化工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批煤—电—铁合金、煤—兰炭—电力—铁合金—煤化工—金属镁—新型建材等循环经济体。

  三是规划建设起点高。表现在产业规模巨大化、主体设备大型化、工艺装备自动化,以图破解能源资源价格越来越高、人力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约束越来越大的难题。

  四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强力驱动。目前,许多西部省份和地方政府把铁合金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承诺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开辟产业园区,吸引、鼓励新建铁合金产业并支持其发展壮大。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铁合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产业不断转移、调整、升级的过程,通过转移、调整、升级,使产业向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布局,使产业的集中度更高、结构更加合理、技术更加先进、管理更加科学,真正实现生产清洁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从而实现社会成本更低、社会效益更好的目的。问题是,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市场调节略显滞后,宏观调控手段和力度尚难到位,主要表现在:

  1.市场没有完全发挥在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造成割据优势,驱动“大园区、大规模、大炉型”建设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产能超需求迅猛扩张,致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2.每当经济发展速度趋缓、GDP增速下滑之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争先恐后设法降低电力等生产要素价格,鼓励当地铁合金等高载能企业生产,确保GDP增长速度;每当节能减排指标未完成时,各地政府又要求铁合金企业限产停产。铁合金产业不仅是西部许多省份的重要产业,也是调节完成政府指标的主要产业。

  3.淘汰落后产能未形成退出机制,大量的铁合金存量资产在全国各地尚未退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当行业运行困难、企业亏损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就停产放假;当行业运行步入良性通道、有利可图时,这些企业就开炉生产,使得行业长期运行在艰难状态,不利于铁合金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水平。

  4.历次为淘汰落后产能,便提高准入门槛。企业想跨入这个门槛,就得扩建或新建,使大电炉和电炉数量不断增加,过剩产能更加过剩。

  5.许多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速,把原本产能严重过剩的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当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

  6.没有全面贯彻实施《劳动法》,各企业性质不同,用工结构不同,社会责任和社会负担不同等,造成企业间经营成本差异很大,退出成本不尽相同。

  在当前铁合金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西部新建和改扩建铁合金项目仍在大量获批,给脆弱的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给整个铁合金行业带来巨大风险。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铁合金相关研究报告
铁合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