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 内容详情
2016年天然橡胶发展现状分析
 天然橡胶 2016-01-21 16:13:56

  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上述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尤其是其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所以发展很快。那么,其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一起看下下文2016年天然橡胶发展现状分析:

2016年天然橡胶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橡胶企业生存艰难。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根据公布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季度的经济答卷,经济增速回落是主要变化趋势。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制造业旺季,4月PMI值通常为年内高点,而今年4月PMI指数仅为50.4,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不但为历年4月 最低,而且季节性环比回升幅度也远弱于历年同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由于中央政府多次公开表态不会采取短期大规模刺激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经 济“寻底”姿态依旧,难以给国内天胶需求端创造值得期待的增量空间。同时终端零售环节出现趋缓迹象。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走向历来被视为体察需求冷暖变化的 “温度计”。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比上月上升了9.6个百分点,超出预警线近9个百分点,达到今年最高。其中分项指标中的市场总需求指数为34.7%,环比下降17.1个百分点;销量指数为37.5%,环比下降13.7个百分点,上述指标均透露出6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有所萎缩,终端需求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天然胶上游供应量充足,下游消费需求却不旺盛。从今年开始,一些大型橡胶企业的开工率大幅下降;而中小型橡胶企业的生存情况则更加艰难,停工亏损的普遍存在,橡胶企业盈利越来越难。

  (二)胶价持续下跌,贸易商经营难度加大,恐陷入恶性循环。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天然橡胶的上中下游来说,橡胶价格上涨时,中间贸易商获利最大,下游轮胎等制造企业压力大增,而橡胶价格下跌时,受伤最严重的也是中间的传统贸易商。每年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是国内轮胎制造企业备货期,需求会出现明显升温。于是许多传统贸易商在年底加大进口力度,期望在年底备货行情中赚上一笔。可是令贸易商想不到的是,2013年 年底的备货行情异常惨淡,轮胎生产企业对原材料采购意愿跌入谷底。而在融资套利贸易的压制下,传统贸易商依靠渠道和进销差价盈利的模式失效,每进每亏,但 出于拉低成本和维持资金运转的目的,又不得不继续进口,既推高了库存,又使得传统贸易商已被融资套利贸易全面击溃,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库存压力增大往往 伴随着天然胶贸易商违约不提货现象,如这种现象扩散恐将冲击天然胶供应流通体系,应当引起关注。

  (三)加强橡胶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条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橡胶行业问题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轮胎企业的对外依存度高,天然橡胶价格的大幅波动,使轮胎企业无法控制生产成本,生产运行遇到极大的困难,亏损面加大。另外,由于中国对进口天然橡胶实行高关税政策,东盟10国对中国轮胎出口也实行了不合理的高额关税,东盟10国间的轮胎进口关税均为5%, 而对进口中国轮胎则实行高关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进口其天然橡胶关税更高。天然橡胶进口高关税政策使我国轮胎企业两头受苦,在国际贸易中不能享受 平等待遇。目前,对我国橡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为中国争取橡胶定价权势在必行。受价格波动影响,到东南亚等天然橡胶主产地建立资源基地,在境外开展天然橡 胶的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及出口业务,已成为橡胶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到国外投资天然橡胶种植或加工,但按现行的国家关税政 策,这部分橡胶资源若返销国内将按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这将使走出去的企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这些企业在前期建设中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其产品返销国内时既 要在国外交纳出口税,又要在国内交纳进口税,这将使企业不堪重负。因此,国家应给予在国外投资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在鼓励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让资源“流 回来”,在海外橡胶资源返销国内时,应给予免关税或减免进口环节增值税,或采用先征后退的方式等,以保证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与国外企业享有平等的市场待遇, 平稳开展橡胶种植及加工并进一步拓宽橡胶附属产业,推动橡胶行业上下游企业集群式发展,缓解我国天然橡胶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为橡胶产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保障。

  更多天然橡胶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天然橡胶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天然橡胶相关研究报告
天然橡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