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中国钛精矿持有库存139,400吨,5月份库存为97,600吨,环比增长42.83%。我国钛加工产业整体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局面。以下对钛精矿行业概况分析。
钛精矿行业概况分析,2018年6月四川、海南及广西地区钛精矿分别持有库存75,000吨、29,300吨及20,000吨,环比分别增长66.67%、19.59%及0%。钛精矿行业分析指出,2018年9月四川地区钛精矿产量为180,000吨,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2.5%;海南地区钛精矿产量为27,850吨,环比增加20.04%,同比增加69.82%;广东地区钛精矿产量为19,800吨,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27.59%。
钛精矿可主要用于制作钛白粉,同时还能制作酸渣、四氯化钛、海绵钛。钛白粉主要应用于涂料、塑料、油墨、造纸等领域;海绵钛经过熔铸加工,可制取晶体结构致密的钛锭,用于生产钛材及各种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化学、冶金、电力、医 药等领域。现从三大壁垒来分析钛精矿行业概况。
在钛材加工过程中,有的工序需要用酸碱来清洗产品表面,由此产生一些废水、废酸。钛精矿行业概况分析,目前在全社会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全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要求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根据国家环保规定进行生产经营;在生产工艺设计中,合理的产后处理工艺和“三废”处理步骤也非常必要。根据我国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政府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部分企业在环境保护不达标的情况下将被淘汰出局。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相对应的环保设备的投入,均为行业的新入者设定了一定的进入障碍。
钛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该领域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大面积、高标准的加工厂房、洁净场地,大量技术先进的切割、成型、焊接设备和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钛精矿行业概况分析,这些必备的生产要素要求行业的新进入者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投资风险,构成了进入本行业的资金壁垒。此外,由于行业特征,原材料成本在营业成本中占比较大,原材料采购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且装备制品行业回款周期相对较长,对流动资金的占用较大,对新进入的企业进一步构成资金上的障碍。
钛精矿行业概况分析,目前,钛及钛合金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大多数客户都有着“先入为主”的理念下,下游客户往往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企业,如长期合作的企业或者品牌优异企业,先占领市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新进者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需要更长时间,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先进入者要更多,这往往也给新进入企业构成了进入壁垒。
钛精矿行业概况分析,2018年中国部分新产能投产,使得国内钛精矿市场需求得到一定改善;中国民用航空、军工领域快速发展,特别是C919试飞成功并产生大量订单,国产大飞机的崛起有望拉动中国钛精矿市场需求,预计中国钛精矿市场将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