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时代到现在,我国水处理行业逐渐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达到680万m3/日,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以上以下是水处理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十三五”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从2.17亿立方米/日,提升至2.68亿立方米/日,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所需投资金额达1506亿元,水处理行业分析指出,投资额需求量前五位为山东、浙江、广东、重庆、湖北,分别为120亿元、114亿元、98亿元、85亿元、84亿元。
水资源是我们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水处理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用水需求量快速增加,使得我国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解决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成为迫在眉睫却又任重道远的任务。
2018年,我国水处理市场规模达284亿元,同比增长7.2%,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模4220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3639万立方米/日,县城581万立方米/日。敏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9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目前,污水处理已深入城镇和农村。农村水污染治理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省市、自治区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关注度持续走高。然而,农村污水处理仍存巨大缺口,未来治理需求将加速释放。另外,“水十条”要求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2019年完成。
我国再生水处理率不到污水处理率的20%,利用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0%。“水十条”中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0%以上。水处理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碧水源已连续建成多个地下式MBR再生水厂后,目前在中心城市建设地下式再生水厂已成为国内一些主要城市的重要选择,并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建设再生水厂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已出台10多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相关标准、3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国家环境标准、2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环境标准用于规范指标行业发展。利好政策加码、行业需求释放,工业废水治理逐渐受到重视,发改委和环保部不断加大对工业废水行业的投资力度。
我国是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仅有2300立方米。国家十分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可持续发展、强力推行节能减排、重视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这些都涉及到节约水资源、加大利用程度的诉求。
同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内在需求,主要表现为城市改造升级、中高档社区建设、人民对生活环境要求提升带来的公园绿地建设等新增水处理需求。这方面的需求将主要促进雨水、景观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的发展,以上便是水处理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