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钢铁行业的持续回暖,加之各地对“地条钢”和中频炉进行彻底清理整治,新增电炉大幅增加,使得石墨电极需求量急剧攀升。下面进行石墨电极行业发展分析。
《2018-2023年中国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示,我国目前有产能超过 1 万吨石墨电极企业 42 家,总计产能约 110 万吨,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等地区。其中华北是我国石墨电极产能最为集中地区,具有石墨电极企业 15 家(>1 万吨产能,下同),产能达到 32.7 万吨,占国内产能 29.5%,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其次为东北地区包括石墨电极企业 6 家,产能 24 万吨,占国内产能 22%,其中吉林碳素产能 12 万吨占一半(6 万吨长春基地已经完全停产);然后是西北地区,具有石墨电极企业 3 家,产能 15.5 万吨,占国内产能 14%,主要以方大炭素兰州本部(产能 13 万吨)一家为主。
另外则为华中、华东地区产能分别为 15 万吨、15.4 万吨。从产量上来看,我国 2016 年石墨电极产量 50 万吨,今年 1-5 月石墨电极产量 21.5 万吨,全国产能利用率低于 50%。
2019年国内地产,汽车工业,基本建设层面拉动内需钢铁产能。中美贸易摩擦没有停止,进出口贸易或将影响钢铁产能的释放。而在市场利润的引诱下,大量企业开始进入炭素行业。
石墨电极价格仍在高位,利润空间依然可观;进口针状焦资源紧张,拉高国内电极价;国外石墨电极和针状焦价格稳定上涨;新增产能2019-2020年逐步释放。
高功率石墨电极采用优质石油焦(或低级别的针状焦)生产,有时电极本体需要进行浸渍处理,其物理机械性能比 普通功率石墨电极要高一些,如电阻率低,允许较大的电流密度。
在炭素生产中,通常采用的原料可分为固体炭质原料和粘结剂及浸渍剂两类。固体炭质原料包括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无烟煤、天然石墨和石墨碎等;粘结剂和浸渍剂包括煤沥青、煤焦油、蒽油和合成树脂等。
此外生产中还使用一些辅助物料,如石英砂、冶金焦粒和焦粉。生产一些特种炭和石墨制品(如炭纤维、活性炭、热解炭和热解石墨、玻璃炭)则采用其他一些特殊原料。以上便是石墨电极行业发展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