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墨水,是可用于3D打印机的墨水。以往3D打印机用“生物墨水”,多使用胶原蛋白为原料生产的水凝胶,在实现复杂组织打印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下面进行生物墨水市场规模分析。
生物墨水,在需要再生的组织内注入间充质干细胞,再通过3D打印机制造出与实际器官组织极其相似的人造组织。较以往“生物墨水”制造的组织在细胞分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该研究成果是将组织或脏器经过处理去除细胞后生产成的一种“墨水”。
2014年全球3D生物打印的市场规模为4.87亿美元。而到2015年我们就看到了众多的大学、科研机构,甚至政府都开始加大对3D生物打印植入物、器官和再生组织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这一切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被认为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的流行程度日益上升、个人寿命的增加以及器官捐赠者的数目有限等等。
通过对生物墨水市场规模分析,3D生物打印行业中采用的主要技术类型包括磁浮技术、基于喷墨的、基于注射器和基于激光的技术等。磁浮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毒性筛选、血管平滑肌打印和人类细胞的生成等;而基于注射器的3D生物打印机可以在无菌的环境中工作,可以制造生物支架、细胞带和组织等,在2014年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
当前3D生物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牙科、医疗、生物传感器、生物墨水、食品和动物产品的生物制造(比如生物打印可食用肉类)、消费者/个人产品测试(比如,欧莱雅与Organovo合作开发3D打印皮肤组织以用于化妆品测试等)。不过在所有这些应用领域里,最大的还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预计到2022年将占据30%的市场份额。
通过对生物墨水市场规模分析,2012年11月,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款新的生物墨水,这使得科学家距离在喷墨打印机上打印人体活性组织的梦想又近了一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试图将打印机这种家用办公设备进行生物升级再造,但是却找不到完美可用的“墨水”。这个过程需要特定的培养基来保证细胞的生存:既能在打印过程中为细胞提供能量、保证细胞生存,又不能在打印过程中堵塞打印机。
从根本上说,这种培养基要在打印的时候能够悬浮细胞使之在纸上精确定位,把墨水分布在纸上的时候又要能分解成液体。这项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最终生产出适合手术的能够逐层在喷墨打印机上打印的特定组织,例如活体创可贴。不过这种前沿技术仍然让人感到将信将疑,因为考虑到肝脏是由大量的球体组成,肾脏是一组肾锥体组成,要利用一种家用办公设备将这样自然的精巧结构复制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以上便是生物墨水市场规模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