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中旬,统计显示全国的生物柴油企业计划产能超过200万吨,而实际产量却只有88万吨,产量不足规划中的50%,显示出生物柴油行业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以中国柴油整体的消费量,如果按照国外柴油行业的合理比例,全国生物柴油的规模应该是1800万吨,目前实际产量不足这一合理产量的5%。” 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鲁希诺不住感慨,“生物柴油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中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生物柴油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科技部在“八五”、“九五”、“十五”分别从开发能源作物、生物柴油生产实验、生物柴油车辆实验等层面支持了可再生液体油品的发展,如2004年,科技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司启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生物燃料油技术开发”。“863计划” 支持了生物酶为基础的生物柴油合成新技术,同时支持隔油池垃圾生产生物柴油。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利用油脂类废料和野生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作为节约和替代石油关键技术予以支持,并将生物柴油生产及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工业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生物柴油燃烧实验方面做了一些支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在生物柴油储备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支持,支持酶技术与高温高压和超临界生物柴油合成方法。 在以上这些政策和资金支持之下,我国生物柴油产业逐渐进入推广阶段,目前已达到100 kt生物柴油的产能,并且在原料供应和技术应用方面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海南正和公司在河北已开发了11万亩黄连木种植基地(1亩=666.67 m2,下同),每年可产果实20~30 kt,可获得生物柴油原料8000~10 000 t,该公司计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年产生物柴油50~200 kt的炼油化工厂。目前该公司在河北邯郸建成年产10 kt的生物柴油工厂。四川古杉集团建成年产30 kt生物柴油工厂。北京等省市也已经建成一定规模的生产线。上述这些生产线目前均是利用垃圾油或植物油脚、餐饮废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建成年产20~50 kt规模的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工程。
大量企业开工不足
“生物柴油企业大都开工不足,运营下来只有微利,不少企业因为不赚钱停止生产。”根据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的这份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规模的生物柴油企业(指年产量能达到5000吨以上)有46家,去年还在进行生产的有38家。这些企业规划的产能超过200万吨,而去年实际报上来的产量是88万吨。
“虽然统计不完全,但是实际情况相差不会太远,规模大一些的企业我们都统计了。”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负责人孙善林说。全国生物柴油协作组目前是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下属机构,工作地点是北京安贞路的化信大厦。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统计显示,国内生物柴油产量最大的是江苏、山东、河北,其中江苏产量超过28万吨,山东超过15万吨,河北超过11万吨,三个省的产量即占全国产量的 63%以上。而其他众多的省份,往往只有一两吨甚至不到一吨的产量。这些生产企业中,报上来产量最大的是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为14万吨。
按照市场上现在的价格,一吨生物柴油的价格一般大致在6200~6500元。从原料供应商购买原料后,企业经过提炼和加工,大致加价2000元左右进行销售。
“生物柴油企业大都开工不足,运营下来只有微利,不少企业因为不赚钱停止生产。”孙善林介绍,“其中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比较好的屈指可数,只有唐山金利海、龙岩卓越、江苏恒顺达等少数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