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以下为生态治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起来了解下吧。
生态治理力度空前,助力园林打开成长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水十条”等一系列政策力推水环境治理,助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投资加速增长。生态治理是目前最优的水环境治理方法水环境污染是生态问题,利用生态手段进行治理是目前最为推崇的治理方法,即利用人工手段改善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恢复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达到长期的平衡。
生态治理行业发展趋势一、国家助推水生态治理,未来水务市场相当可观
国家水生态治理政策频出,充分显示出对水生态修复的决心。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十条”,2015年到2020年,“水十条”相应目标投入资金将达5万亿元。2016年11月14日,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十三五”期间,总投资将达5829亿元。这意味着,未来水污染治理投资将具有巨大的空间。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城市双修”的指导意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山体、水体的修复与治理,修复利用废弃地,完善绿地系统,同时修复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意见指出2017年各城市应制定实施计划,并推进一批“城市双修”示范项目,到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
生态治理行业发展趋势二、区域性竞争为主,跨区域竞争日趋明显
中国行政区划地理跨度较大、气候差异明显,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植物的选取、施工技法、施工周期均有较大差异,对各个区域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行业发展,构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和总量发展的不平衡的影响,导致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各个区域差异较大, 也使生态景观企业在规模和质量方面形成较强的区域化特征。如江浙沪、北京、广东、福建等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率较高,园林景观建设投资力度较大,大量生态景观企业也集中在这些区域。同时随着一批行业优秀的企业在业务模式、资金实力、资质能力等方面逐渐积累起竞争优势,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行业跨区域竞争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生态治理行业发展趋势三、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趋势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集中度较低,并以中小企业为主,受限于专业人才、施工技术、资金、业务规模等多种因素,大多数企业仅具备开展某一项业务的能力。因园林绿化领域的各个业务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互补性和协同性,业务链条的不完整不利于企业控制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不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健康、良性的持续发展。因此,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必将成为行业的大趋势, 目前行业内包括本公司在内的一些优势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体化经营的能力。
2016-2021年中国自然生态修复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表示,近些年,尽管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了良好机遇。以上便是生态治理行业发展趋势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