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培养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糖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成品中乳蛋白含量百分比大于等于0.7,活菌型成品出厂乳酸菌活菌数不少于100万每毫升。因此,从产品蛋白含量指标看,乳酸菌饮料并不等于酸奶。陈卫指出,就生产工艺与产品属性而言,乳酸菌饮料与营养快线、酸酸乳等乳饮料也有明显区别。现对2017年乳酸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陈卫认为,国内的乳酸菌饮料市场起步较晚,消费者认知不充分,市场培育还在继续。相比于传统乳饮料,生产工艺、冷链配送要求高,考验企业的研发和推广能力。
目前,乳酸菌饮料市场并没有全国性的主导品牌,各企业仍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陈卫预测,随着乳品市场步入高端消费时代,乳酸菌饮料较高的产品价格将不再是消费门槛。他认为,较之普通乳品,乳酸菌饮料的利润率至少高出20%,比起同质化乳品市场的价格战,企业更青睐开发乳酸菌饮料这样的中高端产品。
2017-2022年中国乳酸菌饮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随着我国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的关注,乳酸菌在食品行业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乳酸菌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趋势。2015年我国乳酸菌的市场规模达到了660亿元。尽管外资和合资品牌占据了国内乳酸菌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技术工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市场份额逐渐在上升。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目前乳酸菌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益生菌种,能促进动物生长,帮助消化,有助于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广泛应用在食品、农业和医药等行业。
相较于全球益生菌产品5%的平均增速,国内乳酸菌类产品近年来“小步快跑”的发展态势让人讶异:始终维持在15%—18%以上的增速。据初步统计,2015年仅乳酸菌类饮品总产值达79.5亿元,与2006年的6.3亿元相比,为10年前的12.6倍。中国益生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快,空间广,让人欣喜。长期从事益生菌分离筛选及资源挖掘、益生菌生理代谢与功能机制的解析和优化等研究工作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陈卫教授向记者介绍了益生菌产业目前出现的产品多元化态势和未来发展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