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场的融资需求情况,往往能够反应该市场资金紧缺程度及投资热度。从融资规模分布来看,融资需求的规模大小90%在5000万以下,其中1000万以下融资规模的需求数量占到65%,500万~5000万的需求数量占51%。现对2017年融资行业市场分析。
两市融资余额上周五约为9158亿元,较前周五净流入约104亿元,增幅约为1.15%,其中沪市为净流入49亿元,深市净流入约55亿元。全周融资流入前高后低,上周一、上周二净流入32亿元,上周三、上周四合共净流入79亿元、上周五净流出约8亿元。
上周市场冲高回落,成交放大,融资盘净流入超过百亿元,为节后第三大单周净流入。而前周融资盘为净流出2亿元,融资交易的活跃度降低,上周一大盘低位拉起,供给侧的水泥、钢铁、煤炭等前期调整较充分的强势板块再度拉起,前期表现落后的通信设备、电子、软件服务等板块也跟进反弹,市场热点增多,盈利效应增强,融资盘右侧加仓明显,融资买入力度增加,两市融资余额的增幅高于大盘升幅。上周五市场大幅振荡,当天融资盘净流出规模也相对较小,减仓避险现象不明显,显示市场情绪仍较乐观。
相较1月份节前最后一天,融资盘在节后累计增仓规模已达508亿元。据《2016-2021年中国融资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表明,从2016年数据来看,在阶段性上攻行情中,融资盘累计增仓接近600亿元时,存量加仓的潜力将受到初次考验,市场振荡幅度会加大。如有增量资金,如去年频频举牌的险资,在持续接力后,上行趋势才会延续,否则在整体去杠杆的背景下,大盘将会延续箱体运行的振荡行情。上周的融资买力开始再度回升,但融资余额已离600亿元关口不太远,未来仍有加仓潜力但不太多。本周大盘上行节奏将减缓,进三退二,重新蓄势,或在箱体中宽幅振荡的可能性较大。在当前杠杆仍相对较低,总体仓位不高的背景下,市场也缺少大幅下行的动力。
过去两周,深市的融资流入开始高于沪市,中小板指数表现也优于沪指。当前市场更青睐于估值不高、成长性远超传统蓝筹、流动性较好的中小创业板当中的细分行业龙头,如科大讯飞、大族激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歌尔声学、立讯精密、三聚环保、蒙草生态,等等。
至于大蓝筹,当前国家队和公募基金持仓控盘较充分,起到稳定市场的重心作用,即使下行,节奏也较缓。在后市的振荡格局中,市场会不时出现主板搭台、中小创唱戏的局面。板块轮动已成常态。由于去杠杆较充分,相较前两年,波动率和市场换手率也会明显下降。投资者可对绩优成长的主流品种采取反向操作策略,振荡下行时分批建仓,反弹时逢高减持。
业内此前预计,新规将使2017年再融资规模明显缩减。从目前看,这种可能性较大。根据数据统计,自再融资出炉至今的一个多月,已有46家公司因不符合新规等原因而宣布终止定增方案。
3月1日晚间,长青集团发布公告,称因不符合“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的要求,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此外,多氟多、华邦健康等也因不符合18个月的要求而终止了定向增发。
3月17日晚间,印纪传媒发布公告称,拟终止其筹划逾一年的非公开发行计划。此前,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25亿元,投入建设家庭互联网平台项目、电影电视剧项目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部分公司重组也因新规而终止。3月21日晚间,宁波建工公告,因近期证券市场环境、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等发生了较大变化,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不够成熟,公司董事会审议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多位投行人士表示,随着新规出台,此前的一些再融资方案由于不符合新规,不得不与公司商量重新修改甚至搁置。
对于众多公司终止定增方案,东部一家券商投行高管表示在预期之中。他表示,一些公司是因为间隔期18个月不达标,还有的是发行规模超过总股本的20%,因此终止原有的定增方案也在情理之中,部分公司后面不排除推出新的再融资方案。
上述北方投行高管表示,此前配股、可转债之所以被边缘化,主要是它们受各种发行条件限制。新规出台之后,可转债会受到一些符合条件的公司欢迎。部分机构也可能会在可转债方面做投资布局。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指出,再融资新规使得整体融资规模缩减,不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优化融资结构,而且还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整体看利好股市的资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