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前景分析预测
2025年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前景分析预测

一、企业行业概况及现状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以下为国内企业并购现状分析。

  公司并购指的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类,比如:SP公司并购,互联网公司并购,ICP公司并购,网络游戏公司并购,电信短信公司并购,移动短信公司并购,联通短信公司并购,WAP公司并购,科技公司并购等。

  我国企业并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并购形式上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偿划拨大大前进了一步。首先,是非上市公司通过买壳上市获得上市资格;其次,在国外盛行的委托书收购也成为当前可选的主要收购方式之一。同时,随着外资并购浪潮的掀起,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如通过拍卖方式竟买上市公司股权、通过债权市场间接收购、第三方代为收购等。

  通过对国内企业并购现状分析,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理论上是全民所有,实际上属于主管部门所有,企业只是作为经营者。因而,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模糊的;集体企业的产权,也并非企业生产经营者所有,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也带有“准全民”的性质。所有这些都造成并购主体的不规范性,从而影响了企业并购的积极性。

  在美国,政府利用政治资源、信息优势等多种途径进行对企业并购实现跨越行政边界的行政协调,进行有效干预。在我国,尤其在面对国有亏损企业的重组问题上,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强制或鼓励并购。这种不当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并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限制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杠杆的作用,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企业并购过程中,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供求信息的传导者、战略计划的制定者、交易价格的发现者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但目前在我国,无论是证券公司还是商业银行都不完全具备上述功能。作为中国特色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只是作为一种列示具有交易意愿的企业名称的场所,在显示供求信息、寻求交易对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有限的服务。

  从国内企业并购现状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企业并购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产权明晰了,企业并购的主体才能明确,明确的并购主体为并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政府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发挥作用是必要的,但越俎代庖有害无益的。企业的并购行为应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背离这一本质的行政手段的勉强撮合都是难以奏效的。

  总之,我国企业的并购,无论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还是从为企业并购提供服务、监管的角度看,都还不尽完善,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尚有一段距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并购也将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上便是国内企业并购现状的所有分析了。

二、企业统计数据

'{G@feeA%@FTAfաjbfbnVmR]k۽IHd% Y]YYyBk?e!ͯ|??>{xw S{XAX=Bȹe>-6"W1A~XeGi <<.Ƽ"CVWkr`b5+(fKZ9x;lg79oAJm)8bgސ+gBS"c A'O_"_O:)4mNm;wYlփ,E!Bj30eO`SAs /jn~"0Q4!/ -Z孻IӠ4PӠ4Z w[c 7n2`[CAu 25 hO/Ά'˘7 ~~3] [3@?F}ƌ &KmK? FKy!м~ :M# ݬwT6C# N W6th ӧ#9I!oc5Ol!|Z%sf@cTb<'?~>aP' iKFzL00l"y+KOtUơ~=] N$\9M^M7 澫ƌKt 3cMpPf3=o۶Fh$2ȣ.q~@CEdّP$

三、企业行业资讯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0年二季度,纺织行业景气指数达到51.0,回归至扩张区间。

  同期,纺织业和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70.3%和77.1%,较一季度分别回升3.1和2.7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分别放缓7.9和6.1个百分点。

  1-6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7%,较一季度降幅收窄9.8个百分点,其中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行业受防疫类物资需求激增拉动,工业增加值呈57.8%的高速增长,6月当月同比增速高达80.7%。1-6月,化纤、纱、布和服装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0%、15.8%、25.9%和13.7%。

  受需求萎缩影响,产业链终端服装、家纺行业以及纺织装备制造业生产仍呈下滑态势,1~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减少12.2%、8.5%和17.6%。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1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现2020年以来首次出口增速由负转正。由于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国向欧美等国出口口罩等防疫物资规模扩大,1~6月纺织品出口金额同比大幅增长24.8%,达到771.6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5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3.3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260.7亿元,同比减少16.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31亿元,同比减少1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8%,较一季度回升1.2个百分点。

  产业用和家纺行业盈利能力保持提升,1~6月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16.3%和4.1%,在全产业链中处于较高水平;受原 料价格波动、市场交易清淡、降价抢占订单等因素影响,化纤和棉纺行业效益明显下滑,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41.9%和41.3%。

  由于运行压力显著加大,纺织企业运行质量有所下降,1~6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达32.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0.2%;总资产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分别为1次/年和10.6次/年,同比分别放缓19.9%和25%;三费比例为7.3%,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上半年,纺织行业着力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升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部分经济运行指标出现回升迹象。

  但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前景不确定性很高,对全球供应链运转和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下半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仍然较多,全年保持平稳运行压力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