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又称铅蓄电池,是蓄电池的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应用领域广泛、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以下对铅蓄电池产业政策分析。
“十二五”之前,由于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和调控作用乏力,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产业集中度低、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产能过剩及社会责任观念淡漠等诸多问题。 为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携手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泛征集了近年来广大企业在新产品、新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
2017-2022年铅蓄电池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有铅蓄电池厂商大约2,000家,其中,至2016年7月,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556家。整体来看,我国铅蓄电池产业呈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而且,铅蓄电池产业有逐步向上市公司和知名品牌企业集中的趋势。
《准入条件》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总量、优化存量、保护环境、有序发展的原则制定的,2013年年底之前的整顿帷幕再次拉开之时,又会让一些环保标准未达标、工艺不达标的蓄电池生产企业将被强制淘汰。
1、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应积极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利用销售渠道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系统,或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再生铅企业等相关单位对废旧铅蓄电池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企业不得采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铅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料。
2、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利用销售渠道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机制,并与符合有关产业政策要求的再生铅企业共同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系统。
国家产能调整政策在2015年展呈威力,产能进入下行区,规模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但行业仍处于原子型竞争结构,有理由相信行业调整期仍然持续。寡占型利润结构的出现效率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行业的扩张和兼并重组等行为在未来进入活跃期。利润寡头到产能寡头的转变,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
有行业人士认为铅酸蓄电池行业进入暮年,这是从技术周期分析的,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行业仍在成熟期,至少到2025年前仍有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