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产量约5880万台,同比2016年的4440万台增长了32.43%,2017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264.2亿元。下面进行智能配饰市场现状分析,一起来了解下吧。
随着可穿戴设备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开发者的不断涌入,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也越来越开放,下一个数十亿级别的公司可能就在这个领域内产生。谷歌、苹果等巨头蠢蠢欲动,高通、英特尔等推出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国内巨头百度、奇虎360,甚至盛大、TCL也推出了相应的智能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无疑是消费科技行业中下一个热点。
通过对智能配饰市场现状分析,得益于市场不断增多的智能家居硬件产品,并在消费市场中日益普及,中国智能家居规模在2016年将出现明显增长,至2018年,随着智能家居从基础建设(包括系统及大数据平台)到中端硬件的完善,智能家居产品将被消费市场接受,市场规模将达1800亿元人民币。
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已有12家企业融资过亿,整体来看智能家居企业因数量众多,领域内细分品类丰富,总体融资数额达到26.6亿元。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实际上,进入到2016下半年,资本圈对智能家居行业的态度由热转冷,六月后至今可查的较大笔融资仅欧瑞博一例,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大呼看不懂。
通过对智能配饰市场现状分析,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硬件厂商日益认识到智能家居产品与普通科技产品的不同,由于产品深度渗透入人类的生活空间中,使用体验成为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这一点与智能手机何其相似!
因此,行业内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智能家居产品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售后的整个体验过程中,用户反馈及产品迭代服务才是智能家居厂商最应该关注的,而这正是目前智能家居企业普遍缺乏的。在真正服务于用户,讲求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思维未深入骨髓之前,智能家居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离走出资本寒冬还有很长的路。
智能穿戴的目的是探索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智能设备穿戴在人体之上这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低功耗芯片、柔性电路板等穿戴设备核心硬件技术的成熟,部分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化的设想逐渐走向商用化,新式的穿戴设备不断推出,许多著名的 IT 科技公司也都开始在这个全新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争取在这个空间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以上便是智能配饰市场现状市场现状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