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无人机 内容详情
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
 民用无人机 2018-06-21 17:17:28

  2018年中国市场消费级无人机出货量将达到300万台,较2016年的39万台实现大幅增长。伴随民用无人机产业链逐步完善,实现规模化生产,大量专业级无人机整机产品推向市场,中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将有大幅增长。以下对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

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

  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201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领域共发生41笔融资,融资总额约15亿元。2015年,数字攀升到了81笔融资,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17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十分活跃,并且市场增长率远超全球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领域共发生4笔融资,融资总额约4亿元。2015年,增长到25笔融资,约20亿元,同比增长400%。如下图所示:

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

  全球民用无人机产业已经形成大约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未来10—20年内更是其发展黄金时期。据估计,我国仅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油气管道巡检、国土测绘和警用5项年均潜在需求500亿元左右。现从八大应用来分析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

  (一)航拍摄影:随着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广告、影视、婚礼视频记录等正越来越多地出现无人机的身影。纪录片《飞越山西》超过三分之二的镜头由航拍完成,许多镜头由无人机拍摄。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2014年年底,在第二届英国伦敦华语电影节上,《飞越山西》获得最佳航拍纪录片特别奖和最佳航拍摄影奖两项大奖。该片拍摄时规划并执行无人机拍摄点近300个,许多近景由无人机拍摄完成,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

  (二)电力巡检:2015年4月9日,济南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联合山东电科院对四基跨黄河大跨越高塔开展了无人机巡视工作。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无人机巡视具有不受高度限制、巡视灵活、拍照方便和角度全面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大跨越高塔的巡视,弥补了人工巡视的不足。

  (三)新闻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已经获得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牌照,将测试配备摄像头、用于新闻报道的无人机。早在2013年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央视新闻就采用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某款无人机拍摄了灾区的航拍视频。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地方,无人机轻松穿越,在监测山体、河流等次生灾害的同时,还能利用红外成像仪在空中搜寻受困人员。 (四)保护野生动物 位于荷兰的非营利组织影子视野基金会等机构正在使用经过改装的无人飞行器,为保护濒危物种提供关键数据,其飞行器已在非洲投入广泛使用。经过改良的无人机还能够被应用于反偷猎巡逻。英国自然保护慈善基金--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也将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应用于鸟类和自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五)环境监测:环保部组织10个督查组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督查,安排无人机对重点地区进行飞行检查。无人机已经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大气污染执法。从2013年11月起,环保部门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对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企业排污、脱硫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直接检查。2014年以来多个省份使用无人机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执法检查,以实现更到位的监管。

  (六)快递送货:2015年2月6日,阿里巴巴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展开为期3天的无人机送货服务测试,使用无人机将盒装姜茶快递给客户。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这些无人机不会直接飞到客户门前,而是会飞到物流站点,“最后一公里”的送货仍由快递员负责。在国外,亚马逊在美国和英国都有无人机测试中心。去年,亚马逊表示其目标是利用无人飞行器将包裹送到数百万顾客手中,顾客下单后最多等半小时包裹即可送到。

  (七)提供网络服务:早在2014年Google就收购了无人机公司TitanAerospace,目前研制成功并开始测试无人机Solara50和60,通过吸收太阳能补充动能,在近地轨道持续航行5年而不用降落,Titan表示通过特殊设备,使其高空无人机最高可提供每秒高达1GB的网络接入服务。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Facebook也收购了无人机产商Ascenta,成立ConnectivityLab,开发包括卫星、无人机在内的各自互联网连接技术。

  (八)制造浪漫:汪峰向章子怡求婚,通过无人机运送戒指,这一事件迅速登上了各大媒体娱乐版头条,同时无人机这一科技产品也进入大众视野。此前淘宝送货试水无人机,也引起不少用户关注。这架无人机随即上了各大媒体娱乐版的头条。

  民用无人机发展前景分析,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刚刚兴起,多数无人机生产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无人机培训则基本没有成型的企业和市场秩序。因此,现阶段正是将企业聚集,建立形成无人机培训秩序的黄金时期。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民用无人机相关研究报告
民用无人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