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达4.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但同时,餐饮行业又是一个很分散的行业,2016年餐饮行业从业人数达1846.0万人,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仅占全国餐饮收入的6.1%。那么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会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对餐饮行业市场分析得知2017年餐饮百强企业和五百强门店中,快餐、火锅、正餐(包括餐馆酒楼和宾馆餐饮)具有传统优势,所占比重较高。同时,随着年轻群体渐成消费新主力,极具个性化、体验化、多样化、时尚感的休闲餐饮平稳发展。而小吃和团膳发展最为迅速。数据显示,2017年餐饮五百强门店中,小吃这一业态的整体营收增速高达26%,位居八大业态之首。地方特色小吃承载着国内不同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正在各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快速成长为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名片。
2017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收2861.7亿元,同比增长11.2%,较上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自2013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餐饮市场平均增长水平。在餐饮业总体保持稳中较快发展形势下,2017年餐饮百强企业和五百强门店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型发展进一步向纵深延伸,充分发挥行业典范和标杆的作用,呈现出总体保持稳中有序发展、业态品类多样化竞争升级、区域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网络布局稳步扩展、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成本管控效果显著、多元化多样化创新发展等特点。
2017年,我国餐饮收入额达到3964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5pct,占GDP4.8%。其中2017年正餐市场规模超过550亿元,门店数目增长22.03%,餐位数目增长15.75%,说明正餐行业增速平稳。正餐每平米营收1.02万元,较上年减少2.86%,每餐位营收6.21万元,较上年减少3.72%;与此相对地,大众餐饮消费不断崛起,大众餐饮消费人次较上年增长12.93%,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力。
中国餐饮业每年洗牌70%,餐饮行业处于结构性过剩的状态。餐饮业进入门槛低,从业人数众多,从2013年开始从业人数就超过了千万级,2016年从业者达到2300万人,全国餐饮企业数量超过320万家。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化飞速发展。从最初的点评模式开始,团购、外卖等诸多模式不断涌现,当前,餐饮行业已成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中互联网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订外卖、在线预订、团购都已经成为消费者就餐的常规选择
通过对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的简单解析得知餐饮行业的经营管理难度大还表现在几个特征上:规模效应弱、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低附加值、品牌粘性差异化大等。作为天然存在的刚需行业,餐饮业整体形态、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迭代当中,发展前景广阔;如能精确对接需求,餐饮企业依然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上便是笔者对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的简单解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