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密封制品的生产和质量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时期。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其它行业发展对各类橡胶密封制品标准化、系列化产品的需要,特别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产品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在产品品种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013年中国密封件行业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国内的密封件企业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是很明确,盲目生产,缺少与主机企业之间产品配套的对接与合作。尽管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发了国外密封件标准规定的新钢种,但这仅仅是前进过程中的一小步,国际标准有待在整个行业进行推广与完善。
作为密封件第一制造大国,我们的生产企业久战沙场,可谓历尽艰辛,自08年入世之来,在海外屡屡受挫,吃尽苦头,虽小有成绩,但依然无法摆脱“消化不良”、“外不敌手”的尴尬境地,而致命性的问题而在于我们的发展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查看更多密封件行业现状信息请点击:2013-2017年金属密封件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对比国内外的行业标准,可以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仅就密封件的材料标准而言,国内的产品标准一般不规定具体的材料钢种,只规定机械性能等级所需的化学成份要求,相比之下个别美国标准如ASTM标准就会对具体的材料钢种进行具体的规定。由于国内没有相对应的牌号钢种,与国际标准不能准确对接,因此会给出口带困难。
据了解,国内绝大多数密封件企业的产品都只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批量生产,并不关心自身产品能否满足市场上主机产品的配套性,一味追求的是自身的出厂量,于是乎密封件成了“万能牌”密封件,然而在主机配套应用上机械稳定性能就差了。
专家表示,我国的密封件生产企业需要联谊主机企业,可以是一对一,甚至一对多配套生产。与国外品牌产品相比,我们缺少的是“专一”的“奉献精神”,随着国内机械装备制造业不断迈向高端化发展,对密封件的质量方面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密封件产品,符合高端机械设备的生产需求,国产密封件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机遇。
欲了解更多密封件行业现状信息请查看:2013-2018年中国密封件行业市场前景调查与发展投资分析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