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0,我国成品油的产量达30365万吨,同比增长7.0%。中国1季度煤油真实消费量维持高速增长,1月份同比增长17.4%,2月份更是同比增长28%至75万桶/天。下面进行煤油行业市场分析。
煤油消费增速主要是受到经济逐渐回暖的刺激,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维持高速增长,民航客运量与旅客周转率增速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根据民航局的数据,1~2月份民航客运量8672万人次,同比增速达到13.57%,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2月份民航旅客周转量达到152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68%。
中国1季度其它油品真实消费量快速增长,1月份同比增长10.7%,2月份也同比增长2.3%至426万桶/天。分品种来看,石油沥青消费处于消费淡季,但随着工业复苏,公路建设发力,沥青消费有望大幅提升。1季度包括金属冶炼在内的多个化工行业需求旺盛,燃料油、石脑油及液化石油气等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随着煤制油产业化发展,其名义上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石油企业,但煤制油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故低成本生产的煤制油项目的竞争性极强。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减少,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非常规资源的替代品会不断出现,但其量能很少,无法参与竞争,所以煤制油企业基本无竞争对手。而以非油制化工品的替代品出现将与石油企业形成比较大竞争。
煤制油事业的成功还需要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就目前而言,国家级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中长期整体规划及相关技术发展专项规划还未出台。因此需要国家出台科研立项、项目融资、税收减免、优质优价以及市场风险防御等相关配套政策。但是,一旦国家政策出现变动,将会对煤制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随着成品油市场的更新变革,越来越多的炼油化工生产企业,为车辆提供高质量的成品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国外的进口和国内的生产企业之间产生竞争机制,成品油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具有优势,而产品质量等级低,价格高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显示更多的劣势。
未来,成品油的销售必须结合买方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形成自有的品牌,逐渐改善油品的等级,树立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独立的销售空间,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满足成品油生产的技术要求。以上便是煤油行业市场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