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 内容详情
冷鲜肉行业产业布局
 冷鲜肉 2020-05-21 11:15:01

  我国冷鲜肉因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市场销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消费量复合增长率为18.2%,人均消费量为22.83千克,以下是冷鲜肉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冷鲜肉行业产业布局

  冷鲜肉行业分析指出,冷鲜肉更能够迎合未来的消费趋势,大型企业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屠宰产品主要分为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其中热鲜猪肉目前仍在城乡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热鲜肉本身容易被污染和腐化,无法迎合消费者的健康性需求,而冷鲜肉既保证了产品健康又保持了猪肉本身的营养价值,将是未来消费升级的主要产品。

  截止到2019年,我国鲜、冷藏肉产量为2729.3万吨,同比降低16.15%。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鲜、冷藏肉产量为718.5万吨。预计2020年CAGR达6%,远超猪肉2%的增速,至2021年占猪肉消费量比重近三成。预计未来5年冷鲜肉仍将保持6%左右复合增速,热鲜肉与冷冻肉则继续低增长与负增长,整体猪肉消费增长2%,至2021年冷鲜肉占比将接近三成。

  冷鲜肉行业产业布局指出,我国冷鲜肉行业5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肉类产业化较高的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其中山东(19家)、河南(9家)两省,占44.4%;内蒙古肉类企业成长很快。西北各省肉类企业成长速度缓慢。在肉类工业投资形成资产量的分布上,明显地形成了梯次。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第一梯次即前十位的地域有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四川、吉林、江苏、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工业资产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额80%以上。山东、河南两地突显出工业集约水平,其资产量占第一梯次的50%,占到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2/5 。

  中南地区:中南地区的冷鲜肉业主要集中于拥有丰富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的山东、河南两省。冷鲜肉行业集中度较高。山东河南两地冷鲜肉合计占全国肉制品销售总额的比重高达60%。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冷鲜肉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贸市场、现代零售商(超市和大卖场)、酒店及餐厅以及零售店(杂货店及品牌连锁店),冷鲜肉行业产业布局指出,高度分散化的农贸渠道占比超50%;农贸市场以销售热鲜肉为主,而大规模屠宰企业产品结构以冷鲜肉和冷冻肉为主。

  目前,我国主要引进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三个品种。我国种猪场向国外原种场进口其生产的祖代种猪,通过同品种纯繁扩充祖代产能,并通过纯种母猪和公猪杂交生产父母代二元种猪,在国内种猪市场销售,成为国内养殖户补栏的后备军。

  展望2020年,我国将继续研发新冷酶先进技术。新冷酶技术是对冷链这一块有很大的帮助。新冷酶技术可以用于新鲜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经过国家制冷设备检测,能节能达到50%到80%,非常了不起。同时,通过新建造的冷库能够节能50%以上,而且碳排放也能节省50%以上,以上便是冷鲜肉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冷鲜肉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