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国锂电铜箔市场将延续着高增长的态势,预计2020年将新增电解铜箔年产能约15.02万吨,以下是锂电铜箔行业分析。
锂电铜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首选。2019年全球电解铜箔市场的规模约有80亿美元的规模,而至2023年,电解铜箔的规模或将增长至112亿美元,至2026年市场规模则将会增长至175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地区,而中国则是亚太地区第一大生产国家。虽然中国占据了最大的产量,但是却低端有余,高端不足。锂电铜箔行业分析指出,在2019年,中国PCB用高端铜箔的自供率很低。例如用于半导体封装基板用的铜箔,中国目前无一厂商可实现国产化;对于HDI板而言,海外企业占据了中国超过70%的市场。
2019年我国锂电铜箔产量超过9万吨,预计2020年我国锂电铜箔产量为11.62万吨,动力电池将带动我国锂电铜箔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锂电铜箔产量将达14.85万吨。
2019年我国铜箔产能已经提高至约60万吨/年,增速高达52%,但产能扩张集中在低端领域,高端产能的匮乏致使了低端有余的情况。从行业的稼动率情况来看,2018年我国的铜箔行业平均稼动率为88%,至2019年,扩产带来稼动率下降,铜箔以及铜箔加工费也在2019年呈现一定的回落。
从产量方面来看,国内锂电铜箔产量占全球的5.65%。根据锂电铜箔行业分析数据,2019年国内锂电铜箔产量为11.62万吨,约占世界锂电铜箔的65.65%,国内大厂的产能规划与生产进度对全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
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厂商率先大批量6μm供货。锂电铜箔的下游电池厂为强化自身在行业内的差异竞争力,率先采用6μm锂电铜箔,而海外 电池制造商往往由于相对谨慎仍未大规模使用(以三星为例),这就导致 国内电池厂的需求往往决定了技术层面能否真正普及6μm锂电铜箔,国内锂电铜箔厂商6μm 锂电铜箔的生产规划,代表了需求预期。
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1.7万辆,对应动力电池出货30.5GWH,对应动力电池需求量为88GWh,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同比增速为51.7%,考虑到消费电子的增速放缓,笔者认为国内锂电铜箔大厂的扩产规划已经能充分响应当前条件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产能向锂电需求倾斜加剧供需失衡、进而造成电子电路铜箔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难以再次发生,以上便是锂电铜箔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