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产品 内容详情
炼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
 炼油产品 2018-11-08 15:19:24

  2016年,我国原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397家,实现营业收入2.88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03.6亿元。据报告称,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需求国。下面进行炼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

炼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

  炼油产品行业分析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消费量呈长期快速增长趋势,年均消费量从1965年的0.11亿吨增至2016年的5.41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95%;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2016年石油消费量是2001年的2.5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仍超过6.39%。

  随着石油产品需求量的增长,我国自产原油不能满足需求,进口量逐年增加,2005年进口原油1.27亿吨,占原油加工量41%,到2009年,进口原油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52%,2016年进口原油3.51亿吨,占原油加工量66%。受国内原油资源和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影响,国产原油产量从2015年开始下降,进口原油依存度持续上升。

  通过对炼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2016年作为我国炼油行业进入“十三五”的第一年,整体运行良好,炼油能力较上年略有增加,开工率有所上升,炼油毛利增加。截至2016年底,我国炼油能力为7.5亿吨/年,较2015年净增炼油能力24万吨/年;受地方石油炼化企业开工率大幅上涨所致,我国各类炼厂平均开工率为76.7%。

  “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行业产能仍将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预计突破9亿吨/年。在原油加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炼油行业产能结构调整加速,在淘汰部分落后产能的同时,大量技术水平先进、加工量大的炼油装置正在不断建设,使得炼油行业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目前,我国进口原油使用权以及原油进口权已经向部分地方石油炼化企业开放,但地方石油炼化企业在申请以上权利的同时,将伴随落后炼油产能的淘汰。

  通过对炼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炼油加工能力在千万吨规模以上的炼厂集中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地方石油炼化企业受原油进口限制和加工规模限制,分布分散,规模较小。2014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7.46亿吨,炼厂平均加工规模为315万吨/年,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拥有最大的原油加工能力,分别为2.92亿吨/年和1.82亿吨/年,合计占炼油总能力的63.5%,形成第一梯队;

  中国化工、中国海油和陕西延长等央企合计占比达16%,为第二梯队;地方石油炼化企业的数量多达147家,占比高达62%,但产能的占比仅为21%,为第三梯队。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工、陕西延长的平均加工规模达到700万吨/座·年以上,地方石油炼化企业平均加工规模仅为105万吨/座·年。以上便是炼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的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炼油产品相关研究报告
炼油产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