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是分析基因的类型和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全球市场上约有2000多台二代测序仪,主要来自华大基因、贝瑞基因、达安基因、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企业,以下是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精准医学计划”、法国的“基因组医疗2025”、英国的“10万人基因组计划”、韩国的“万人基因组计划”、澳大利亚的“零儿童癌症计划”等已经获得重大推进。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指出,基因测序产业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节约医疗资源成本的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带动生物医药总产值增长的重要引擎。
全球共有基因测序设备不足8000台,分布在60多个国家中,其中Illumina公司的HiSeq 2000、Genome Analyser 2x、MiSeq和NextSeq等测序平台占比为83.9%;Thermo Fisher公司的SOLiD、Ion Torrent和Ion Proton等测序平台占比为9.9%;Roche公司的454平台占比为5.3%。Illumina和Thermo Fisher设备占比超过90%,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已形成垄断。中游应用企业必须购买仪器运行所需的耗材和试剂,基本上不具有议价能力。
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基因检测行业可分为三大细分领域,即科研级基因检测、临床级基因检测、消费级基因检测。在我国259家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中,有118家公司提供科研级基因检测服务,126家公司提供临床级基因检测服务,113家公司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其中,有许多公司业务范围有交叉,可能出现临床级+消费级、临床级+科研级、科研级+消费级等多种业务组合。
科研级基因检测受制于市场规模,能容纳公司有限。因此相比较临床级基因检测和消费级基因检测,专门布局该领域的公司较少,大多数公司通常选择临床与科研并行。而且基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级基因检测市场趋于饱和,呈分散化发展趋势。
临床级基因检测是基因检测应用中,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赛道,也是当前基因检测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在整个临床级基因检测市场中,目前主要是华大基因、贝瑞基因、达安基因、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
截止2019年,二代检测基因检测技术对肿瘤治疗领域渗透率可以达到25-70%的范围。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在肿瘤治疗领域就会有超过20亿美元市场。
进入2020年,我国诊断及基因检测行业的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私募融资领域头部效应显著,基因检测类公司在交易数量及融资金额上均名列前茅;科创板开板半年来,IVD成为生物医药板块中的热门细分领域;并购市场全年共成交两笔超过10亿人民币的重大交易。海外市场的融资交易超过半数由基因检测企业完成,与此同时分子诊断公司热度持续,占据大量行业资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了《关于第二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又有多个省市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获批。试点资质曾经是一众基因检测机构的生死牌。一关一开之间,不少未获得试点的企业只能关门歇业或者是转型。获得试点资质的企业则逐步走上快车道。
目前,我国应用较广的基因检测技术大致包括基因测序、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PCR技术、以荧光杂交检测为基础的FISH技术;这三类技术沟通构成了基因检测基础,大部分基因检测项目都有赖于这三项基础技术开展。此外基因芯片技术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件将突破发展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新型基因操作技术以及微生物组学技术等若干个前沿关键技术定位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和任务,以上便是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