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精密制造相关企业近些年也逐渐增加,目前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尽管企业比较多但是行业集中度低,并且技术水平相对比较滞后。以下是2023年精密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企业逾千家,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上述区域集中了全国超过80%的精密制造企业,外资企业和台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销售规模又在上述区域中占有领先地位。
但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从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上来看,我国精密金属制造企业实力还比较弱,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较少,能提供高精密结构件、超精密结构件的企业数量不多。国内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企业数量庞大,客户遍布通讯、新能源、机床、医疗器械、交通运输等众多行业。
行业整体虽然已经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大部分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制造能力,但是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和服务质量相对滞后,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随着行业内领先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一般精密金属结构件或传统精密金属结构件只需要简单的冲压设备和模具就可完成,市场上可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一带一路”倡议料将进一步打开我国精密制造出海空间,RCEP协定有望强化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精密制造行业的盈利能力。“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料将拓宽我国精密制造的出海空间:我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基建等各类投资需要,这将带来对通信、建材、机械等各类设备的巨大需求,我国制造业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启动运行,我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超过65%,我国与日本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也分别达25%和57%;预计未来RCEP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会实现零关税。这将对我国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向其余成员国出口规模占比较高的行业产生利好,比如电气设备、机械等精密制造行业。我国也有望降低原材料的进口成本,进一步拓展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企业带来更大利润空间。
总体看来精密制造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有了更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目前整个市场行业景气度也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