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新基建优势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下面进行新基建行业规模分析。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行业分析表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方面大显身手,儿童陪伴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亦加速落地。随着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双重因素叠加,服务机器人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新机遇。
2019年底,全国共40座城市开通城轨线路,累计通车里程达到6,730.27公里。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城轨基建投资作为稳经济的利器之一,有望持续加码。
地方政府专项债和PPP项目提供增量资金来源,促使城轨基建投资进一步提升,贡献通车里程持续增加。据财政部数据,2019年国家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2.15万亿元,并提前发放2020年部分额度,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发行额有望超过3万亿元,呈现发行规模加大、发行节奏提速的趋势。
当前我国传统基建存在重复建设、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结构错配、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新基建的发展将会对传统基建形成补充,有着较大向上发展的动 能。
以 5G 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变革,支撑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全新发展方向,推动我 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智能化、互联网 +的全新业态,对生产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型基建连接着供需的两端,发展新基建能够补短板,调结构,向前向后发挥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最终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 建的融合。以上便是新基建行业规模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