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是全球最主要的纺织品输出国,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全球最主要的纤维消费国家。中国人造纤维的生产量 70%~80%供应国内消费使用,但是在不断的扩产增建下,中国的人造纤维的出口比例将会渐渐增加,预测至2020年全球的各种纤维需求量更将推升到 9500万公吨。未来纤维需求量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及东欧。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化学纤维发展中国2004年人均纤维消费量为6.6公斤,尚低于全球人均7.5公斤的水平。中国服装、服饰和工业用纤维所占比重构成为52∶27∶21,到2010年前后其结构比重将为49∶30∶21。
中国化纤产量在今后5至10年期间,化纤产量将以年均6.5%的速度增长,2007年中国化纤累计产量高达2388.89万吨,较2006年增长18.04%。其中浙江省产量为977.11万吨,所占比重为40.90%;江苏省产量为803.35万吨,所占比重为33.63%;福建省产量为137.69万吨,所占比重为5.76%;山东、上海、广东产量分别为78.89万吨、51.48万吨和50.42万吨,所占比重分别为3.30%、2.15%和2.11%。2008年9月中国化学纤维产量为 203.92万吨,环比增加10.35万吨,增长了5.35%;同比减少3.20万吨,下降了1.54%。而2008年1-9月,中国化学纤维产量累计为 1797.79万吨,同比增加42.77万吨,增长了2.44%。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国内涤丝市场行情走势偏弱,市场报价跌幅在100—300元/吨左右。“‘金九银十’其他纺织行业纷纷进入旺季,但涤丝市场却一片低迷。”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城的诸多经营户感叹,10月以来,成交氛围平淡,成交量与国庆节前后相比仍有下降,化纤形势不好已成定局。
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国内纺织化纤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化纤企业产销率趋于下降形势,而企业库存量仍在增加。减产成了一些化纤企业应急的举措,有的企业10月份已提前进入机器检修期,了解更多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6年化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产品积压卖不掉。”这是钱清原料市场经营户普遍感到的困惑。化纤产能过剩格外明显。“人工、原材料等都在上涨,同样的产品价格虽与去年持平,销路却减少了30%。”
中国纺织化纤行业发展快,产量已经占世界百分之六七十的份额,萧绍地区更是全国纺织化纤的集聚区。业内人士分析,行业的高速发展,却产生了同质化严重、过度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虽然我们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优势,但关键是缺乏新产品、新工艺来保持价格优势。”该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