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磷的生产能力达到242.72万吨/年,占全球黄磷生产能力的85%以上,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黄磷是基本无机化工原料,为化工部管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磷酸、磷酸盐、赤磷、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等,广泛应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农药、国防军工及其它行业。以下对黄磷行业现状分析。
黄磷行业现状分析,目前国内黄磷价格窄幅整理为主,市场整体开工率在6成左右,黄磷市场在经历大幅上涨之后迎来一周平稳缓冲期,云南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16300-16600元/吨左右;贵州成交价格也趋于平稳,下游需求一般,主流成交价格在16300-16500元/吨;四川主流成交价格在16800-17000元/吨。黄磷行业分析指出,本周黄磷价格窄幅整理,市场暂时平稳,周初(10月1日)出厂报价为16400元/吨,周末(10月31日)出厂报价为16600元/吨,环比上调1.43%,同比上调15.56%。
随着世界各国能源供应的紧张,环保概念的提出,黄磷在国外的生产量逐渐的下降,而在中国的生产量却是逐年的上涨。中国黄磷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电磷结合”,互为依存。现从五大制约因素来分析黄磷行业现状。
一方面,我国磷矿开采存在采富弃贫的现象,一些地方争先开采30%以上的富矿,而对低品位矿则是弃之不用,造成了我国磷矿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黄磷行业现状分析,另一方面,我国的磷矿石加工利用以初级产品为主,还有部分原矿出口,且出口价格较低。目前国内的磷矿石也多用于生产磷肥,用于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很少,产品附加值很低,资源优势(3824.777,-164.81,-4.13%,吧)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磷矿深加工比例较低的问题非常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已严重影响了磷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在我国低品位矿居多的现实条件下,提高资源利用销率,严禁资源浪费在目前的情况下,变得尤为重要。
磷化工是高污染产业。如黄磷生产中,所生成的炉渣、磷铁、炉气、磷渣和污水,若不综合利用,都会成为“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黄磷行业现状分析,其他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当中,也不同程度地排放一些“三废”,目前大部分未得到合理回收利用,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也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完全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威胁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电力供应紧张,加上磷矿资源紧缺,导致黄磷生产成本上升,下游磷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高。黄磷行业现状分析,我国磷矿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这些地区以水电为主,上半年为丰水期,电力供给充裕;下半年为枯水期,电力供给紧张,由此也造成了磷矿石生产的季节性。
我国磷化工产品不但品种、规格不多,甚至精细磷化工产品还需从国外进口,许多国内各行业需要的高质量磷化工产品必须依靠进口。我国磷化工行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低附加值的无机磷化工产品比例过大,高附加值的有机磷产品比例较小,很多企业的产品还停留在几种大宗传统产品上。黄磷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磷产品需求增长较快,每年需进口;另一方面现有磷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原料路线较落后,有机磷产品装置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缺乏竞争力。而国外产品品种多,例如黄磷,美国除了工业品黄磷外,还有低砷黄磷、半导体用的超纯黄磷;磷酸除了工业品外,还有食品级、试剂级以及高纯磷酸等。
我国的磷酸盐生产多为中小企业,厂点分散,多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品种单一,精、深加工能力差,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与磷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磷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企业分散致使原材料运输费用高,也给“三废”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黄磷行业现状分析,我国黄磷生产工艺也较落后,能耗高,国外黄磷电耗为12500kWh/t,而我国普遍在16000kWh/t。
黄磷行业现状分析,中国与国外其他国家的黄磷生产相比,在黄磷的生产控制、人员素质、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国黄磷的生产和发展,开始从国外引进一些生产工艺良好、自动化水平较高、污染小的生产设备,进行黄磷的生产,开始关注黄磷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