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市场经历前期调整后,总体趋于稳定;但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供需变动下,红木原材料与制品市场呈现不同发展态势。现对2017年红木行业市场分析。虽然红木原料进口料有所提升,但原料进口量、进口均价都有所下降;国内红木制品的消费也表示平平,上半年红木制品市场的景气指数趋势图“几乎是一条直线”,消费市场需求持续不足,红木制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警戒线以下。而木材资源日趋匮乏、终端店面的不断调整,都在倒逼红木生产企业转变生产或经营方式,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2017-2022年中国红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从市场方面来看,2016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平稳运行,市场需求量开始缓步增加,木材市场总体行情较之15年同样略有提振,不过市场经营费用增加,以及各种珍稀树种资源日益受到原产国的保护和重视,从而导致进货渠道缩减等因素,同样对于木材市场总体行情造成一定影响。红木市场方面,数据整合显示2016年以来上海地区红木市场总成交量较之15年略有下滑,不过16年以来红木市场不少品种价格方面经过长期低迷之后有所回升,总体来看红木市场行情较之15年仍是略有提振。锯材市场16年以来总成交量较之15年相差不大,其中北美材和东南亚材以及欧洲材之中不少品种价格方面有所提振,不过海陆运费增加以及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同样导致市场经营成本有所上升,总体来看行情方面较之15年相差不大。
从进口市场来看,2017年1月,中国进口红木原材料7.2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13%,环比减少11.30%;进口额达6222.4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6亿元,同比下滑13.91%,环比下滑31.42。
进口数据显示,1月份红木环比继续下滑,主要受春节假期的影响,企业生产与市场交易需求调整;但在以价换量的带动下,交易同比已显著改善。
进口综合价格指数显示,2017年1月,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为157.1,同比下滑16.4%,环比下降24.5%。受市场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各红木产区林业政策调整,目前非洲红木材进口比重大幅增加,成为红木进口的绝对主角,从而改变以往红木国际贸易价格结构体系,拉低进口价格的整体走势。在当前市场消费为呈现结构性转变的情况下,非洲材的主角地位还将延续。进口平稳低走或将成为2017年的总体走势。
根据国内红木原材料交易形势来看,2017年1月国内红木原材料交易指数为1275.4,呈微弱回升。但基于近期进口价格持续下滑,以及国内市场需求仍较薄弱,未来半年国内红木原材料交易或将在实现短期增长后,继续回归地位运行态势。见图14。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预计进入2017年之后国内红木市场总体价格或将持续表现较为坚挺,总成交量方面具体能否有所提升仍需进一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