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 内容详情
2014年我国互联网应用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互联网应用 2014-11-19 17:36:27

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8月26日至28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跨领域的专家和行业人士聚焦中外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未来行业在大数据、智能硬件、开放平台等多方面发展的热点,寻求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突破口,加速中国互联网在市场、技术等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云平台、智能硬件等将引爆未来产业市场

互联网应用报告分析表示,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与会专家指出,2014年,中国互联网进入又一个发展分水岭,新概念、新技术、新硬件的应用将引爆未来市场。

一是以云平台为代表的开放平台将加速产业链的整合。微软中国通过打造移动为核心的云平台,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云服务和技术,使不同行业及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开发得到支持和交流。谷歌Solve for X项目打开了一个技术的平台,为更好的优化生活提供解决方案。腾讯、奇虎等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打造垂直共享平台,放开平台的理念日渐盛行,极大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二是移动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将集体创新或转型。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更加细分,业务应用日益丰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带动了整个互联网产业和行业格局的加速变革。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6亿大关,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广泛深度融合不断衍生出新的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未来将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三是“智能”系列成新热点,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备受重视。行业巨头争相布局智能硬件开发及应用,谷歌眼镜、氦气硬盘、智能汽车等智能设备组队进入人们视野,揭开全民智能硬件时代。大数据及物联网应用进一步渗透至各行各业,大数据的普遍化会诞生数据中心,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不同市场上的便利及效益,另一方面庞大的数据输入将给数据中心带来压力负荷,催生新存储技术的开放及应用。

 国内外发展存在差异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从移动流量上来看,预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流量能够占到世界移动流量的30%。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产业内在企业转型、移动流量转化变现、盈利方式和商业文化等方面还与国际市场存在差异。

首先,在企业转型层面,传统企业转型停留在互联网思维和文化的单纯嫁接,企业做产品未进入痛点模式,用户体验先天不足,无法产生用户粘性。微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金错刀说,很多传统企业只把互联网等同于工具,而不是一种内涵。内部数据统计发现,凡是把互联网等同于工具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没有一个成功。

其次,在移动互联网层面,移动流量订单转化率低。中国移动流量制式众多、操作系统管理复杂,厂商之间的移动终端种类繁多,加上移动内容提供商对移动用户的体验参差不齐,导致中国移动流量虽然巨大,但移动上的订单流量转化率低,只有0.5%,大部分订单转化还是在PC端。

第三,在商业模式层面,作为互联网盈利方式之一,国内大数据管理下的精准广告投放比较薄弱。传漾科技创始人王跃说,互联网广告的程序化交易会逐渐成为主流的方式,技术将成为广告市场背后主要推动力。然而行业尚未建立起市场标准,目前大多数还是按照国外标准去执行,实际上根据中国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我们完全需要一个“中国的”标准和规范。

第四,在文化层面,中外文化差异性影响商业文化开放程度,地理、政策等多因素导致中外合作存在孤岛。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说,美国LinkedIn职场社交做得非常成功,但从1999年至今却没有一家中国职场社交成功。基于整个美国职业的邮件文化和美国的文化体系,LinkedIn的布局战略性明显,而在中国,人们择业时往往受到来自家人、老师、社会评价等各方因素制约,尚缺乏较独立、开放的商业开放环境和文化环境。

 打造产业生态圈 优化技术服务和国际接轨

互联网未来的大趋势是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中国和国际市场接轨。国内产业要想追上并超越国际步伐,就要在企业转型、优化技术服务上下功夫,打造世界级产业生态圈,加速发展步伐。

首先,传统企业关注消费升级,应用创新应一切以用户为中心。金错刀表示,传统企业转型应把握三个“风口”:第一个风口是消费升级,现在70%中低端的消费升级是一个巨大的趋势,80后、90后的消费升级是一个巨大的趋势;第二个风口是互联网+,构造“互联网+传统产业”会产生一个万亿级的机会;第三个是微信+,对于传统企业来讲,微信是拥抱互联网、甚至是做用户跟做产品落地的第一个方法。

其次,移动互联网应优化移动内容展现,构造移动桥梁和移动内容的智能调度,加强技术关注,更好的推送和传输内容服务。蓝汛高级副总裁霍涛表示,平台应该在运营商的基站加入缓存,通过缓存技术将CP的内容加入到缓存之中,跟运营商合作,把平台的缓存加入管理,在GDSN和移动的基站之间建立起缓存业务,在这里面通过管理借口来实现移动互联网提速,提升服务体验。

第三,打造互联网产业的生态圈,形成从工商、产学研,法律支持甚至生活、教育和医疗等全方位一体化产业园区。一方面实现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更好协同合作,一方面引进国际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文化融合,加快中国企业和市场与国际接轨。国信办副主任任贤良说,在互联网领域,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大幅提升创新能力,着力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互联网应用相关研究报告
互联网应用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