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旅游度假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其市场份额在2017年将突破20%。在现代社会,旅游度假和外出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对互联网旅游行业概况分析。
2017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47.5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177.2亿元人民币,5年间增长了4.3倍。互联网旅游行业分析指出,增速方面,2012-2017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39.8%,远高于旅游产业15.8%的增长水平,显示出强劲的成长性。
2010-2020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测
在现代社会,旅游度假和外出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外出的需求逐渐加强,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时随地了解和发现身边可供玩耍的娱乐、景点等需求也顺势而生。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归结到最后,旅游是人们放松身心、寻找归属感、获得别人的尊重、赞扬、自我实现等一系列的需求。现从五大问题来分析互联网旅游行业概况。
因为旅游企业对“互联网+旅游业”认识不足。部分旅游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旅游网站建设重视不够,忽略了旅游网站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或仅注册一个旅游网站,并未将核心业务流程、客户管理关系等发展到互联网上,没有完全实现旅游业的规模化、网络化经营。也就是说的传统旅游业还未与互联网完全接轨。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仍不健全。旅游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简单,功能简单单一,定位面小, 信息更新慢、缺乏个性化服务。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不能建立有效的网络协调机制,无法有效构建高效的旅游信息共享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网络交易存在风险。据调查显示,个人隐私安全的制约、支付安全性不高、旅游信息真实性差以及旅游者个人信息泄露等因素都会制约旅游业在“互联网+”中发展。
“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要求从业人员涉及旅游、信息网络、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目前既熟悉旅游业务,又精通互联网技术及相关行业技术的人才仍严重缺乏。
“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采取积极的解决对策,逐步完善旅游业市场管理体系,改变传统旅游经营模式,加快“互联网+”行动促进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
新零售体验经济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以及游客对于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各旅游企业除了使用选择适当的中间商类型、不断调整渠道、加强对中间商的管理等旅游营销渠道策略外,还应主动适应新常态,采取“互联网+旅游”新型销售策略。简而言之:以游客为中心,收集大量离散的内外部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并有效利用,最终转为有价值的商业洞察力和智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