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 内容详情
互联网电视现状分析
 互联网电视 2017-09-13 13:37:42

  电视市场市场发展多年,市场容量相对稳定,每年整体电视市场销售量在4000--5000万台,未来几年由于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智能电视的发展和普及,电视可能迎来加速换机的潮流,未来几年市场将有较为快速的增长。互联网电视的兴起是电视产业形态的一次变革,也将终端面对的市场蛋糕从单纯的硬件产业链扩大到了整个电视产业。以下对互联网电视现状分析。

互联网电视现状分析

  我国互联网电视的现状

  (1)互联网电视受众分析

  我国的互联网电视发展飞速,互联网电视用户从2000年的1万用户左右增长到2015年的5000万户以上量级。2015年中国电信网络电视用户量达到4000万左右,联通网络电视用户达到1124万。中国移动虽然目前没有网络电视传输牌照,但获得资质也只是时间问题,并且移动本身拥有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也有利于未来网络电视业务的捆绑与推广。除了这些网络运营商,一些IT巨头、媒体集团、电视台等也纷纷进军网络电视。未来网络电视的用户规模以亿级为单位不在话下。

  如此大量的用户内,用户群体趋向于年轻态,18岁至35岁的人数占据80%左右。年轻受众对于互联网电视的接受程度和兴趣要远远高于年长的受众。这与网络用户群体的分布势态是十分接近的。

  (2)互联网电视内容构成

  从节目内容形式上看,主要分为电影、电视剧、综艺、新闻、教育、生活、网络直播、网友自拍DV、广播等。从开办频道上看,主要分为直播和点播。从节目来源上看,主要有三大类:转播电视台或电台内容、网站自办频道和网络视频平台。

  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电视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大多数互联网电视的频道设置数量均在20-80个左右,节目登录口有的甚至高达1000多个频道分类和栏目设置从目标人群的角度进行合理设计,重点突出娱影视和娱乐板块。

  (3)互联网电视发展特点

  我国早期网络电视主要面向的是电脑客户端,如早期起步的PPS、PPTV这两家运营商。到2010年,央视国际、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传媒三家国字号传媒巨头获得首批互联网电视牌照后,以电视为终端和以电脑为终端的网络电视迎来了更加突飞猛进的新发展。

  传媒集团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开展网络电视业务,网络运营商的拥有广大用户群,传媒集团提供丰富的媒体自愿,双方明确分工、通过共享优质资源来实现优势互补,使网络电视用户群由高中端用户逐渐走向低端用户,网络电视向更大的范围发展。

  各类电视台也大力推出网络电视台,如“中央网络电视”,依托电视台海量的节目资源和诸多品牌栏目,逐走走出传统有限电视的限制圈。随着央视级、国家级网络电视台的布局完成,有实力的地方广电集团、各级电视台也开始加入涉水行列,各级广电所属的网络电视台队伍逐步壮大。

  此外,大量民营视频网站经过几年的拼杀,优胜劣汰,成功发展起来的视频网站逐步上市挂牌,做大做广,将自身的网络电视行业越办越红火,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新颖。如优酷、土豆已逐渐发展到类似与视频门户,在业务、应用、品牌影响力、流量上颇具实力。另有,如乐视网,主要通过与牌照商CNTV合作的方式,将通过牌照商监管的内容置入自有品牌终端产品来实现,以较低的终端产品价格,来赢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4)互联网电视发展困境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电视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版权问题。互联网电视为了吸引大量的受众,提供了大量没有版权限制的电影或电视剧,或者分享了很多盗版电影和电视剧。然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风波,版权问题变得越来月重要。这也就出现了,不少互联网电视平台因视频源版权问题导致突然停止运营的情况。

  再有,就是我国互联网电视在内容上是缺乏创新的,缺少原创内容,尤其是各地光电旗下的网络电视台,基本上是以播放电视频道内容为主。目前很多互联网电视平台存储的节目资源都比较少,很难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收视需求。

  此外,互联网电视发展起步晚,相关新媒体政策、法规不完善,容易导致行业监管出现一刀切现象。受我国传统电视产业环境的特殊影响,用户无付费基础,尤其是很多中老年用户,他们对互联网电视消费本身有排斥与不理解心理。这都是制约互联网电视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互联网彩电品牌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继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向消费者提供在某一些方面具有差异化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通过产品品质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并逐步积累更多的品牌资产,为将来进入第三阶段的品牌竞争做准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互联网电视相关研究报告
互联网电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