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核电平转化度电成本为0.33元/kwh,仅次于水电,是我国目前主流发电类型中成本较低的发电方式之一。核电产业链按照上中下游来划分,可分为上游铀矿开采加工及核燃料循环,中游设备制造,下游核电站设计、土建、安装、调试及运营。以下对核能发电行业布局分析。
核能发电行业布局分析,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我国核电建设虽然处在高速发展期,但是保持着以“稳”为主的基调,新开工机组数量较少,核电工程投资额有所下滑。核能发电行业分析指出,2018年我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437亿元,较2017年减少17亿元。2019年上半年,我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143亿元,同比下降30.2%。
2013-2019年H1中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核电站作为最为复杂的工业系统之一,其运营管理技术水平对于提高核电站安全水平和发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智慧核电运营也逐渐成为核电先进运营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从三大阶段来分析核能发电行业布局。
上游核燃料循环一家独大。核燃料循环包括核燃料制备(前端循环)和乏燃料处理(后端循环)两个部分。核能发电行业布局分析,由于核燃料浓缩难度很高且在国防方面有特殊安全要求,目前国内仅有中核集团下属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产业牌照。
核电站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核岛、常规岛及辅助设备。核岛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负责将核能转化为热能,是核电站所有设备中工艺最复杂、投入成本最高的部分。常规岛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动机发电。核能发电行业布局分析,辅助系统(BOP)主要包括数字化控制系统、暖通系统,保障核电站平稳运行。中游国企主导。目前,我国核岛和常规岛领域以三大国企为主导。其中上海电气在核岛主设备领域优势明显,东方电气的常规岛设备行业领先,哈尔滨电气主攻常规岛设备。在辅助系统、大型铸锻件、关键零部件等细分行业,民企也积极参与。
下游运营准入门槛高。核电站设计工作主要由三大核电集团旗下的设计院完成。建造方面,目前国内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电投集团具有控股开发、建设、运营牌照。后端乏燃料处理能力匮乏。核能发电行业布局分析,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预计建成5800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将产生超过1000吨的乏燃料,面临的处理压力巨大。但我国目前仅有60吨/年的处理能力。领先的英国和法国处理量可达到每年2100吨、1700吨。2013年,中核集团与法国阿海珐集团签署大型乏燃料后处理商业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处理800 吨乏燃料。借此契机,中国企业有望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入乏燃料处理领域。
核能发电行业布局分析,央企热衷于核电项目,除了看好核电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外,更看重大型核电项目建设中的万亿市场份额。而在多种势力的参与下,中国核电三足鼎立的局面将被改变。这意味着核电投运、开工都将加速,核电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其中2014年投资需求就达700亿元。业内预测,如果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新增60GW,则直接带动投资将达1.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