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高温合金研发应用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年产量约5万吨,通用、普惠、汉因斯-斯泰特公司、因科国际公司等均发展出高温合金品牌。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发展,以钢研高纳为代表的一部分企业,已经在科研创新和生产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以下对合金材料行业环境分析。
合金材料行业环境分析,全球每年消费高温合金材料约28万吨,占钢铁总消费量的0.02%,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合金材料行业分析指出,其最大的应用还是航空航天领域,占总使用量的55%,其次是电力领域(20%)和机械领域(10%)。
在合金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稀土金属以后,可以增加合金的流动性,降低微孔率,提高气密性,显著改善热裂和疏松现象,使合金材料在200℃-300℃高温下仍具有高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现从三大问题来分析合金材料行业环境。
(一)成本上涨、消费不振,行业运行压力不断增大。合金材料行业环境分析,从生产端看,受矿产、原料、煤炭、电力等原辅料成本普遍上涨以及环保投入不断增加等影响,2018年,行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高于工业平均水平3.97元,同比增加0.58元,尤其是电解铝平均综合成本大幅提升。从消费端看,房地产、电力、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持续走弱,量大面广、带动性强的新兴应用领域有待拓展。此外,民营企业是有色行业的重要组成,但由于融资成本高、非经营性负担重,在承担重大项目等方面仍存在壁垒,发展压力较大。
(二)低端过剩、短板突出,产业结构深层次问题凸显。合金材料行业环境分析,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任务依然艰巨,部分中低端加工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风险,锂盐、三元材料前驱体等新兴领域也出现阶段性产能快速扩张。高端材料及绿色冶炼存在短板,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用关键有色材料仍依赖进口,2018年铝材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的1.9倍,部分冶炼行业实现特排限值要求还缺乏产业化技术支撑,污染防治仍是制约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发展环境日趋严峻。合金材料行业环境分析,随着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贸易摩擦的实质性影响显现,铝材出口持续增长难以为继,机电、汽车等有色终端消费品出口受阻也将加剧行业运行压力。由于有色金属金融属性很强,贸易摩擦对行业的间接影响甚至大于直接影响,冲击市场信心、价格及投资,影响行业发展。
合金材料行业环境分析,在美国等相对成熟的市场,作为生产此类产品的基础性产品,高温合金年需求量仍然保持平稳增长,而在我国,高温合金的下游应用领域尚在起步阶段,如燃气轮机叶片制造、国产大飞机计划、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应用等,因此未来高温合金产业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