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是重要能源产业之一,近几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0%以上。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为158.43GW,同比增长12.19%,发电量增速高出并网容量增速一倍以上,以下是海上风电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在《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文件中对海上风电行业提出规划,海上风电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海上风电取得突破进展。海上风电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18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6.61%;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同比增长71.17%。
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为158.43GW,同比增长12.19%,新增并网容量10.7GW,同比增长6.81%。在经历2016年的负增长后,今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恢复正增长,显示行业已经度过低谷,行业拐点已经显现。海上风电发电量达到2397亿度,同比增长25.27%,而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仅同比增长12.19%,发电量增速高出并网容量增速一倍以上,显示弃风状况继续好转,现从三方面分析海上风电行业技术特点:
我国已基本掌握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国内能够自行制造。我国风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水平轴风电机组技术成为主流,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变桨变速功率调节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技术已占主导地位,直驱式、全功率变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性能日益提高。
3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4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化规划编制、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研究检测中心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和试点工程等一系列工作。5月,习近平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海上风电行业技术特点指出,这标志着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
海上风电代表着风电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制高点,是世界上主要风电市场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海上风电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风能来源相对稳定,发电效率较高。目前,海上风电面临着基础建设,机组抗腐蚀能力,电网接入等问题,未来研发工作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此外,由于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大功率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发将进一步提升海上风能利用效率。目前,海上风电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在于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产能,全球海上风电的主要机型有2.5MW、3MW、3.6MW以及5MW以上风电机组将是未来海上机组的发展方向。
未来风电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蓬勃崛起的海上风电场建设,这一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海上风电机组将继续向10MW以上的大型化机组发展,并且支撑基础将从固定式走向漂浮式。海上风电场的规模也将继续向大型化发展,并且海上风电场将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海走向深海。以上便是海上风电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