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口机械产量规模大约为203.5万套。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制造国、使用国和出口国,港口机械市场占有率连续19年排名世界第一。以下对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
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2018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达122.24亿吨,同比增长2.7%。港口机械行业分析指出,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71亿吨,同比增长4.3%;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53亿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国内各大港机生产企业,尤其骨干企业,生产任务普遍饱满,有的企业生产任务排到一年甚至两年以后,但仍无法满足港口建设需求。另一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投产的各种大型港机设备,服役时间已经达到20多年,普遍达到报废年限,很多港机产品需要更新换代。这些都为我国港机生产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未来的港口机械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现从六大趋势来分析港口机械行业前景。
我国的节约能源法明确提出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必然推动港口进行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现阶段,港口设备正在进行改造。例如,电力驱动的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运营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港口流动机械类设备多数采用燃油驱动,港内牵引车消耗的燃油一般占到装卸设备总油耗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港区燃油消耗和排放的主要因素,使用流动机械,可以有效地节能减排。船舶靠港期间利用燃油辅机发电以满足船舶用电需求,其发动机的排放是港区排放的主要来源,使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可以有效节能减排。
尽管国产港口机械的机型品种已经比较多了,但有个别机型如集装箱牵引车、集装箱牵引列车、大起重量流动起重机等,基本上是国外产品的一统天下;另有一类流动机械如集装箱正面吊运机、清舱推耙机、滑动转向装载机等,尽管国内也有系列产品,但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足以形成与国外产品的竞争能力,还需国内下大力气研制。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引进的一些性能先进的散货装卸机械,如翻车机、双带式卸船机、螺旋卸船机、波状挡边胶带(装)卸船机、大型斗轮堆取料机等,今后将逐步进入主要部件乃至整机的更新换代时期,国产化的工作将十分艰巨。
提高装卸速度一直是港口追求的目标。对大宗散货装卸机械和流动机械,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提高运行速度和扩大机械规模来实现,而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则受到限制。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作业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机型规模庞大,运行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被机构位移量的增加所抵消,装卸效率提高有限,因此国外提出了多种提高集装箱装卸速度的新机型,如带移动吊篮的双起升式、基础高架式、桥架可升降式、增设提升机式等,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双小车式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新设想。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很快就会提出对新型高效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需求。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MG)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机型,运行稳定性好,维护费用低,作业可靠性高;采用电力驱动,环保节能;动作单一,易于实现集装箱装卸的自动化。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但是和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相比,RMG的标准化程度相对低。各集装箱码头大多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参数确定,造成RMG的参数多种多样,如轨距参数从25m到60m不利于RMG的全面推广和使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标准化,需要突破传统观念,逐步形成规范的RMG堆场装卸工艺,特别是形成比较统一的轨距参数。其标准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堆场和设备的利用率和码头作业效率,降低制造、使用和维护成本,推动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从装卸工艺、装卸效率以及能耗3个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可以得出轨距、外伸距、起升高度、运行速度等的优化参数。推荐采用32m(8排箱+2车道或9排箱+1车道)或35m(9排箱+2车道或10排箱+1车道)轨距。
根据产品设计图纸,首先对产品下料进行优化分析,最大化利用主材;其次,对外协件、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电气配套件采购提高质量管理,在保障采购质量的同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生产工期,以缩短采购件的供应周期,减少产品的生产工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最后,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进度安排,并制定成本标准。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以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为标准,根据每一个产品的实际加工工艺再将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制定出每道工序的材料、燃料动力、工装、质量成本、活劳动、折旧的定额成本,以定额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并将实际发生成本与定额成本进行对比,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增值环节,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产品制造的成本本身是可以用货币量化的财务指标,既然产品制造过程每个环节都将发生成本,则必须具有相应的成本考核类别与手段,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产品成本结算体系,定期定时完成主机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成本结算,获得产品的综合成本信息。完善的企业内部结算体系的建立,尤其对于港机大型生产制造企业而言,是其成本管理工作的首要基础。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企业内部合理的结算价格的制定,需要企业以大量的基础性成本管理工作为前提条件,企业必须为此获得充分的基础成本信息,以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
港口机械行业前景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技术贸易不断变化发展,港口的功能、作用与布局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发展步伐,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变化,适应其发展要求,争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确保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地规划建设港口,正确地分析港口所处的环境,对港口的发展战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在各种方案中做出明智的抉择,这样才能够富强国家,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