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8年12月末,中国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5138家。钢铁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在2018年12月末达1100个,亏损面为21.4%。下面进行钢材行业政策分析。
截止2018年10月,粗钢表观消费量累计值为59478.53万吨,同比增长10.53%。随着冬季采暖季临近,北方工地施工也受到影响,预计2018年11-12月份,粗钢产量及消费量同比将出现下滑,但全年钢材消费量仍将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8年受益于全球经济超预期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的拉动,建筑、机械、汽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促进中国钢材整体需求量较快增长。
钢材行业分析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8年粗钢产量9.28亿吨,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51.3%。钢铁行业产生污染的环节多,污染排放量大。尤其焦化环节,是焦钢产业链最严重的污染环节之一。
在不考虑环保治理的情况下,从钢铁生产各环节主要污染物的具体排放比重看,焦化分别占了SO2和颗粒物排放的35%和39%,烧结环节占SO2排放的33%,炼铁环节占颗粒物排放的23%。
据测算,2018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105万吨、163万吨、273万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6%、9%、19%,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源之一。
2019年4月8日,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意见稿由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组成。本次修订的意向旨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
在城镇基础设施领域,意见稿鼓励类共列举了15项,鼓励内容包括了黑色金属矿山的绿色化、智能化开采,钢铁生产的节能、环保技术开发、高性能钢材的开发应用、炼钢副产物的回收利用等。
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要求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以上便是钢材行业政策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