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作为化工新材料的一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扩张较为迅速,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办公设备、电子电气和电动工具等领域。我国改性塑料的龙头企业分别是金发科技、国恩股份和会通股份,以下是改性塑料行业分析。
2011-2021年期间,我国改性塑料快速增长,由2011年的780万吨提升至2021年的22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2.5%。随着改性塑料应用领域的扩大,预计我国改性塑料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下游市场结构看,家电和汽车是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两大应用领域,2021年,家电市场的应用占比约为34%,汽车市场占比约为19%。改性塑料行业分析指出,由于改性塑料生产企业通常根据订单确定产量,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化将直接决定改性塑料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主要上市公司的改性塑料产量来看,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上市公司产量前三分别为金发科技、会通股份及普利特,其中,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产量最多,高达158.88万吨;会通股份产量达36.82万吨,普利特产量达31.69万吨。其次分别为国恩股份、道恩股份、南京聚隆及和昌聚合,产量分别为30.5万吨、28.33万吨、8.43万吨及7.25万吨。
从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山东、安徽、上海及浙江等地方。其中,广东拥有最多代表性企业,代表性企业主要有金发科技、国立科技、聚石化学、银禧科技等,
行业呈现大型外资企业、规模内资企业、小型内资企业三层次竞争格局,各层级竞争情况如下:大型外资企业方面,目前已经在国内设立改性塑料生产基地的外资企业包括美国陶氏杜邦、德国巴斯夫、SABIC、普立万、韩国LG 化学、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荷兰帝斯曼公司等。改性塑料行业分析指出,上述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和研发实力,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前四企业仅占整体市场的11.5%。按改性塑料产量来看,金发科技市场份额占比最多,达7.1%;会通股份市场份额达1.6%;普利特市场份额达1.4%;国恩股份市场份额达1.4%。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具备一定性能要求的高流动性尼龙、聚苯硫醚类(PPS)系列特种新材料产品、PEEK工程塑料、LCP工程塑料、热塑性树脂(PESEKK)等工程塑料,且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塑料列为重点新材料。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该领域加快发展,以上便是改性塑料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