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发展风力发电;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研究并网风电;1986年5月,我国首个示范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并网发电。那么风力发电机市场规模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听笔者给您娓娓道来。
通过对风力发电机市场规模的详细分析得知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10亿kW。从国内自身状况来看,风电市场经过2015年大跨步式的发展,产能达到3000万kW以上。全球风电的产业格局正经历一个调整、重构、再建设的关键节点,而中国的风电产业实现了接连突破,成为世界清洁能源的奇迹。但海上风电比重过低,也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2014年,我国已有风电机组下线并保持运营生产的企业约为26家,数量较2013年继续下降,市场集中度继续提高。2014年全国(除台湾地区外)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3121台,新增吊装装机容量23196兆瓦,同比增长44.2%;累计安装风电机组76241台,累计吊装装机容量114609兆瓦,同比增长25.4%。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2794台,新增装机容量4434兆瓦,占19.12%的市场份额;其次为联合动力、明阳风电、远景能源和湘电风能。2014年,新增装机排名前五位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所占市场份额共计为55.26%,排名前十位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28%。与2013年相比,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中,金风科技同比增长18.2%,其他4家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0%以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方 电气的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26%。17年装机下滑系弃风限制与装机结构调整。2017年西北部风电大省因红色预警限制,新增规模大幅收缩,增量项目向中东部转移,又因低风速区项目建设周期拉长,致使2017年全国新增装机15.02GW,同比下滑36%。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大型化和多样化机组研制和产业化推广应用,今后需要适应中国风电开发需求和特点,不断提升大型先进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完善风电设备供应链,并确保风电机组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目前,中国风电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陆地风电开发稳步发展,海上风电逐步加速,2020年后先期建设的风电机组开始退役,使风电机组的市场需求规模逐步增加。在基本情景下,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预计2015-2020年,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风电机组设备制造商需要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的年供应能力,陆上风电机组1700万千瓦/年,海上风电机组300万千瓦/年,同时,该时期有每年约5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需要退役或接受技术改造。2020-2030年,需要年均24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其中陆上风电机组1900万千瓦/年,海上风电机组500万千瓦/年,同期有总计39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需要退役或接受技术改造。
通过对风力发电机市场规模的详细分析得知预计2018年在分散式的助力下,全年风电装机有望达到25GW。同期有总计4亿千瓦的风电机组需要退役或接受技术改造。以上便是笔者对风力发电机市场规模的详细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