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开始,我国风力发电机连续四年容量翻番。到2015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0,753MW,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8.5%,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以下是风力发电机发展趋势。
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风电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其后的十余年中,经历了初期示范阶段和产业化建立阶段,装机容量平稳、缓慢增长。自2003年起,随着国家发改委首期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风电场建设进入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特别是2006年开始,连续四年装机容量翻番,形成了爆发式的增长。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2010 年,我国除台湾省以外共新增风电机组12,904台,新增装机容量达18,928MW,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18,000MW,保持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一的排名,2012 年新增装机容量12,960MW,位列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二位,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16,100MW,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一。2010年底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44,733MW,全球累计装机容量排名由2008年的第4位、2009年的第2位上升到第1位。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截至2016 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68,690MW,占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34.7%,位居全球第一。
风力发电机发展趋势
1、继续建设陆上大型基地
虽然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我国风电最为集中的地区,但其开发空间仍非常广阔。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到 2020 年,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装机容量将超过 1.35 亿 kW,保证我国3,000 多亿千瓦时电能的输出和消纳,实现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目标。
2、变浆距将成为发展主流
风能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要求在风度发生变化时,发电设备可以通过改变风轮的浆距角使叶尖速比保持在最佳状态。在电网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机时,可以通过调整叶轮浆距角降低风能的转化,从而优化停机策略并且配合低电压穿越控制。
3、提升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开发利用水平
提高风电开发技术水平。加强风能资源勘测和评价,提高微观选址技术水平,针对不同的资源条件,研究采用不同机型、塔筒高度以及控制策略的设计方案,加强设备选型研究,探索同一风电场因地制宜安装不同类型机组的混排方案。在可研设计阶段推广应用主机厂商带方案招投标。推动低风速风电技术进步,因地制宜推进常规风电、低风速风电开发建设。
4、加深电力系统稳定性
随着风电规模的扩大,对电网的影响逐渐加深,为了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求风电发电机组不脱网运行,在故障切除后尽快帮助电力系统恢复运行,即低压穿越,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此项,我国在 2011年已自主研制出直驱永磁机组成功通过了低压穿越测试,后续还需继续完善。
综上所述,我国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明确的规划和不断更新升级的发展目标,使得地方政府、电网企业、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坚定了对风电发展的信心,并且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完善,具有深厚的市场发展潜力,只要国家大力扶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我国的风力发电产业生态圈将会更加完善,对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电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开发方向,未来风电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以上是风力发电机发展趋势分析。也希望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风力发电机发展趋势报告请关注中国风力发电机行业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报告。